控扼河朔的名城气象。

      虽说身后几百年的事也实难以控制得了,但单廷珪当真谨奉萧唐旨意,于大名府周围水道合流实地考察过后,而根据城内街道布局与周围地形特点,效法宋朝熙宁年间刘彝规划两面临江,直通章、贡二江的赣州治水防洪手段(江西赣州古城千年不涝,而宋朝排水系统仍在发挥作用),开掘两条街主沟,又陆续修建支沟,在大名府沿水地域旁支横络,且纵横行曲,条贯井然,尽可能设计使得待水患时能及时将淤沙通过水渠排到城外,又为水灾期间因洪水倒灌作水窗水闸,视水消长而启闭之,则水患顿息

      而时光荏苒,直到三百多年之后,向来做为河北富庶名城要地的大名府果然因漳、卫两河大水面临滔天水患灾厄,城垣倾倒,城内灾民无不水渌渌的攀木抱梁,而饱受水患之苦。

      可就算是时过境迁,大名府这座本来做为宋、齐时节人口达百余万的大都市却因当年单廷珪所建提防内涝洪灾的排水系统,虽然遭受水灾损失惨重,但后来经过修葺整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原貌大致也仍能得以延续保留,而教后人得以观瞻此间名城的壮阔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