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离开。

    走出庵堂的时候,他再也无法压抑心头的情绪,高兴地叫了一声,然后赶紧捂住嘴巴。

    后面的这些天,李公子没有在庵堂外晒太阳,或被风吹雨打,而是入夜后才会“潜”入庵堂,弹上数曲。

    没有人来管他,只是那匹马会驻足静听,他还是很开心。

    只要琴声在这里,总会被她听到。

    ……

    ……

    石桥那头,薄雾不散。

    禅室圆窗,井九与过冬对坐,静静听着琴声。

    井九不会弹琴。

    过冬曾经在梅会里拿过琴道第一,却同样不会弹琴。

    但他们能听出来琴声的好与坏。

    李公子的琴声很不错,很干净。

    所以他们没有赶人。

    刚才那曲是流水。

    现在弹的是良宵引。

    井九知道今夜就到这里了。

    就这样,日子如流水一般无声而去。

    有琴声作伴,暑意似乎不再那般难熬,而且正渐渐消散,真可称得上良宵。

    某夜,琴声没有出现。

    井九与过冬对视一眼,没有说什么。

    ……

    ……

    随后的那些天,琴声再也没有出现。

    李公子也没有来过庵堂。

    很多事情都是失去了,或者即将失去,才会觉得珍贵。

    井九不觉得那琴声如何珍贵,但偶尔还是会想起。

    他与过冬继续在庵堂里静养,直到圆窗外的树叶都红了。

    又看了几日秋景,便到了离开的时候。

    老尼不是修行者,寿元将尽,看似寻常别离,其实便难再见。

    过冬与她说了几句话,便自己推着轮椅出了庵堂。

    老尼收回视线,望向井九说道:“冬姑娘性情看着冷,其实心热,请您好好照顾。”

    井九说道:“我会的。”

    老尼又问道:“那位李公子留下的礼物如何处置。”

    “你们自己用便好。”

    井九接着说道:“那匹马我带走,你们不用养了。”

    老尼想着一事,取出个匣子,说道:“这件礼物太过珍贵,实在没法留。”

    匣子里是一颗药丸,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竟是修道者的丹药。

    这丹药比普通人来说极其珍贵,即便以李公子的身份,想要拿到这样一颗丹药也极其困难。

    这颗丹药他应该是为过冬所求。

    井九不会在意这种级别的丹药,也知道对过冬没有任何用处,但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

    然后他有些意外地在匣子上发现了宝树居的标识。

    不知道那位李太守是识得宝树居东家,还是与顾家有来往。

    ……

    ……

    井九与过冬的下个目的地在豫郡,便要穿过大原城。

    大原城里极其繁华,很是热闹,即便在车里,也能听到很多声音。

    前方忽然有琴声响起,然后有嘲笑声。

    井九掀起车帘望去,发现街角处有个青衣琴师,低着头看着身前的古琴。

    那位琴师不知因何被人嘲笑,没有辩解,落在琴弦上的手指却在微微颤抖,不知是窘迫还是难过。

    看来是位潦倒失意者,衣饰朴素却极为干净,指甲也修剪的很干净,就连那架古琴也保养的极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