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面对弹幕的懵逼,赵心晴解释道:

    “你们想,我们进行这个从山顶运冰下来的操作,定然是在九月份,最晚也就十月。”

    “这是小吃货的发情期,也是那几头大公牛的死期。”

    “这个阶段,温度其实很尴尬。”

    “说温度高,半夜也很冷。”

    “说温度低,中午还有点热。”

    “我们但凡上山运冰,就必须白天去。”

    “夜里上山运冰属于是找死,看不清路,地上全是冰雪,脚一滑,直接从山顶滚下来。”

    “上去的时候还是完整的,下来的时候骨头都酥了……”

    “而且,到了那个位置,连小吃货都很难上去,更别提牛车了。”

    “所以我们只能自己人力搬运。”

    “偏偏山顶路难行,拿太多也容易出意外。”

    “所以在有限负重下,我估计我和苏白,一次也就能拿四个中型陶罐的冰。”

    “下山路很长,罐子里冰很少,白天的温度又不算低。”

    “等我们千辛万苦,从山上一路运冰下来,到了地窖门口一看,那冰,估计全化了。”

    “最多剩下一点点浮冰。”

    “我们得搬多久,才能积攒这些浮冰,让我们的地窖足够冷冻牛肉?”

    “就算我和苏白愿意出力气,硬耗时间,小吃货发情期留给我们的空窗期,也是有限的,大约就那么十天。”

    “完成不了这个操作的。”

    听着赵心晴的现实情况分析,两个直播间中,弹幕齐齐无语了……

    这些情况,都是绕不开的现实制约因素。

    【是我先前想当然了……】

    【被赵博士这样分析一下,的确很离谱啊……】

    苏白缓缓点头道:

    “所以,我们需要用其它渠道来得到冰?”

    赵心晴颔首道:

    “古人是怎么制冰的?”

    弹幕:

    【啊?】

    【古人还能制冰?】

    【他们不都是挖冰窖,存冬天的冰吗?】

    赵心晴摇头:

    “不是。”

    “古人的确会制冰。”

    “当然,存冬天的冰更经济实惠一些。”

    “制冰的话,规模比较小。”

    苏白点头,接话道:

    “常见的是深井制冰。”

    弹幕:

    【传说中的深井冰?】

    【你深井冰啊你!】

    【不是,深井的温度那么低的吗?】

    【那深井里的水,岂不全是冰了?那还怎么取水喝?】

    苏白摇头道:

    “深井冰我见识过。”

    “事实上,井里的水还是流动的状态,虽然温度很低,但还达不到结冰的程度。”

    弹幕:

    【啊?】

    【不是,意思是说井里的水没结冰,但是古人能用这种深井做出冰来?】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小觑了老祖宗的智慧啊!】

    苏白皱眉道:

    “具体原理我也不知道。”

    “但他们是把沸水放下去的。”

    “然后等一晚上,沸水出来就变成冰了……”

    弹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