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气死我了…”

    他掩面拂袖而去,背后是一阵哄笑。

    …

    另外一边,怀王正在和母后聊天。

    燕贵妃年近四十,雍容华贵。

    有一管事的进来,将刚刚发生的事情简述给怀王。

    “君以民为纲…”

    “倒是有几分见解…”

    “这高瑞倒是推荐了个人才过来…”

    燕贵妃也微微颌首:“高家祖父在官场四十余年,人脉不可小觑,他的儿子高瑞,年仅二十二就成了举人…莫不是其母意外离去,守丧三年,怕不是早就中了进士…”

    “现在就算是无意科举,当个县丞,也是能主政一方的人才…”

    “他推荐的人,怕也差不了多少…”

    怀王点头。

    他转身,书写一份信件,按上自己的怀王印。

    “把信件交给怀王府!”

    “给他一点机会,本王倒要看看,这个赵寻能做到什么地步!”

    …

    此时,六七个年轻文人正在凉亭谈笑。

    其中就包括高瑞和赵寻。

    而剩下的,都是和高瑞同一年考取的举人。

    素称同窗。

    几人性格相投,志向远大,倒也是组成了个小圈子。

    而赵寻在高瑞的引荐之下,也与几位举人交流起来。

    在得知赵寻没有任何功名,有人不禁感慨。

    “世道艰辛,连赵兄这样的大才都被被奸人仇视…我等何时能主政一方,利百姓而修千古?”

    此话一出,众人的眼神纷纷暗淡下来。

    都说经世致用,可是十余年的所学,最终只能困于案牍之间。

    噫吁嚱!

    赵寻倒是很淡然。

    “修学以养自身,修史以养情操。所学所问,最终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所欠缺的无非是一个契机,一个机遇。”

    “缘不可求,只在薄暮初晓,花开盛世,一飞冲天!”

    众人沉思。

    就在此时,一个身穿黄色衣袍的中年人匆匆赶来。

    众人纷纷肃穆,拱手行礼。

    高瑞低声提示:“这是怀王手帛,在怀王封地内效用仅次于律法!”

    中年人取出手帛,宣读。

    “奉天承运,怀王辟召!”

    “特辟淮阳县人士赵寻为怀王府少监史,领八品官职!”

    “翌日上位,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