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从大局观念上来说,大周可分为两大派系,彼此政治观念很不统一,甚至可以说是敌对。

    那就是武勋集团势力与清流望族势力。

    卫渊代表的就是武勋利益,所以勋贵越多,对他就越是有利。

    清流望族势力的代表人物里就有王安石。

    清流与望族,又是两个不同的派系,但在针对武勋派系上面,彼此都是出奇一致。

    清流派系往往代表的是改革派,年轻时候的韩章、欧阳永叔以及已经去世的范文正公,都是这一派系的佼佼者。

    后来韩章逐渐从一个清流人家发展成名门望族,为了巩固自己家族的势力,就极少掺和甚至是反对改革之事了。

    望族势力中著名的几家,比如司马家、苏家,海家等等,因为家族势力的缘故,得以让他们在朝中有着不小的权柄,而改革会影响武勋派系,也会影响望族势力。

    粗浅一点来说,毫无根基、背景的读书人入朝当官,可被称之为‘清流’,这些清流势力想着尽自己所能为国尽忠,但如何能为国尽忠尽能?这就需要改革了。

    望族势力都是盘桓在这方土地多年的家族力量,他们如果想要一直昌盛不衰,只能是尽量避免改革,否则真如范文正公那般改革,家族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寒门子弟出头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望族势力。

    可为何清流与望族能走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朝中派系?

    一是因为都乃读书人出身,二是因为在历代大周皇帝的操盘下,使这两股派系,彻底走到了对立面,即‘文武之争’。

    韩章不如范文正公,是因为范仲淹无论到了何时,都自诩为是清流,绝不会因为自己得势就为后人安排前途。

    虽然他的儿子范纯仁如今在朝中身居高位,但那是曾经追随范文正公的一批清流有心扶持。

    如今王安石无论是站在改革的角度上,还是清流势力的位置上,都不希望,再有更多的武勋出现。

    先帝时期,辽国经常以大周的各大派系斗争施展反间计,屡试不爽,直到范仲淹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情况。

    如今,王安石向赵祯说,不可封杨怀仁、种谔为爵,无疑是将文武之争又摆在了台面上。

    翌日朝会,满朝文武都在争执此事,

    “种谔,杨怀仁也算是为国开疆拓土,如何不能被封爵?”

    “此二人虽有将帅之才,但毕竟是小打小闹,开疆拓土也是因为谈判之利,不宜封爵。”

    “有功之臣加官便是,何须进爵?”

    “.”

    这场朝会,赵祯以身体不适为由,让韩章代为主持。

    而卫渊与王安石这两位始作俑者都告病在家。

    文武两派双方争执不休,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

    韩章见张辅不动如山,索性开口询问道:

    “枢相认为此事该如何?”

    张辅淡淡道:“官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闻言,韩章在心中冷笑一声。

    这老家伙,越来越会踢皮球了,一点儿不似从前,想来是身居枢相这个位置太久了。

    要是皇帝能一时拿出主意,何须今日称病?

    需知,官家的身体,在最近这几日,可是大有好转啊!

    “文相呢?文相以为如何?”韩章又问起文彦博。

    随着他的两次发问,紫宸殿内,群臣顿时哑口无声,十分寂静。

    文彦博假装思虑片刻,正色道:“本相认为,枢相说得对。”

    如今,除了皇帝之外,朝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