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袖袍,携带正二品大员的满身威风,直接走到了太子伯约的王辇前,先是恭敬一拜,随后落座一旁,中途没有任何废话,只用行动表达立场。

    吏部尚书姜伯望很快也在万众瞩目下登场,一言不发坐到了江中游和徐猛的中间……他乃六部尚书之首,出场自然极有分量,所带来的轰动也不小。

    沿途百官敬拜,就连太子伯约都从王辇内站了起来,对着姜伯望拱拱手,给足了他面子。

    三位尚书大人这一表态,太子党派的其余官员自然也不装了。

    詹士府常年与东宫打交道,当仁不让跟着站出来。

    府内正三品的詹士大人携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的几位同僚联袂登场,笑呵呵来到了太子这一边。

    督察院的左右督御史原本处于摇摆状态,此前也曾一度向三皇子临南表过忠心,但此刻见太子势大,顿时悬崖勒马,及时带着手下的一批人来到东宫王辇下。

    临南见此一幕冷眼微凝,望向督察院的那俩老头像是在看死人。

    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中四位寺卿大人虽然职权较低,管理的事物与政权也不相关,但他们常年与龙虎山打着交道,自然跟着老天师的节奏走,选择了太子党这一方。

    ……

    没过多久,太子党派的这方阵营中便已坐满了官员,相比较下,临南那边则要冷清的多。

    除了六科给事中和大理寺寺卿态度坚定,早早到场外,其余官员都还没过来。

    太子伯约坐在王辇上朝着临南那边看了一眼,突然笑道,“三弟,看来你那边的风水不太好啊,怎么大臣们都躲之不及,全跑到本宫这边来了?”

    他这一开口,身后的老臣们都跟着笑了。

    事到如今,也不用担心得罪三皇子了,就硬刚吧!

    反正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太子殿下还是深得人心的,就算再来一次储君之争,结果也没甚不同。

    为官者,最怕的就是站错队,所幸这次,他们似乎赌对了。

    此时的临南早有一口郁气憋在心头,不吐不快,他怒瞪了伯约一眼,正要开喷,身侧忽有一道金光闪过,白袍裹身的教宗大人凭空出现在他身边。

    “教宗!”

    临南猛一下站起身,心头阴霾瞬间一扫而空。

    教宗点点头,给了临南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后望向面色一僵的太子伯约,“殿下,要说风水好不好,还得是摘星楼说了算的……本宗来之前便已算过,三皇子今日气运加身,所过之处皆为福地,这风水,必然是绝佳的!”

    教宗一开口,百官们便不敢笑了。

    伯约则皮笑肉不笑,拱手说道,“教宗大人的风水术,本宫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人心不齐,就算风水再好又有什么用?”

    教宗摆了摆手,“呵呵,大夏朝就是因为百官一心,与君同忧,才能造就如今的盛世,怎么到了殿下您那,就成了人心不齐了?殿下,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此话一落,不远处忽然又有声音传来,“教宗大人说得对!本官与诸位大人向来齐心同力,这一点,三皇子殿下最是清楚。”

    临南闻声一喜,他再往身后望去,只见洞庭湖畔有三队人马自东而至,正是支持自己的三位尚书大人,以及所属各部大小官员......工部尚书李修!户部尚书赵青煌!刑部尚书郑图!

    三位大佬虽迟但到,甫一到场,立马给足临南牌面,跪倒叩拜,“臣!拜见殿下!”

    他们全都背对着伯约,装作没看到对方怒不可遏的眼神,很快在临南的示意下落座。

    教宗和三位尚书大人的突然到场和表态,又让在场的人心有了微妙的变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