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义将军定能留在主公帐下。”

    信使于一旁听令。

    一旁的程昱急忙说道:“军师,孙策毕竟非袁术之辈,恐不容易对付。如今营陵情况不定,我军如鲠在喉,是否考虑先行回徐州?”

    赵尘笑道:“仲德不必担心,此行出来怎么也得安排好子瑜和子山,岂能空手而归。”

    程昱等人不明白赵尘所言。

    本想再问,忽然帐外将士来报。

    “军师,邴原先生回来了。”

    赵尘急忙起身,匆匆到帐外迎接。

    两人相见,赵尘感叹:“数个时辰不见先生,恍如隔世啊。”

    邴原哈哈大笑:“军师果然幽默。”

    “不知先生此行如何?”

    “原不负军师重托,已说服王脩与城中守将岑璧归降军师。”

    赵尘大喜,忙道:“如此甚好,甚好!先生当记首功啊!”

    邴原并未欣喜,只是开口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原并非贪首功,只是另有一事,还请军师出手相助。”

    赵尘自然不会拒绝首功之人的要求,道:“请先生细细说来。”

    邴原说道:“军师可知为何原来此地助军师拿下营陵城?”

    说实话,赵尘还真没有想过为何邴原会无缘无故来助他取营陵。

    他与邴原并不认识,历史上也没有邴原投靠刘备之事,更没有刘备大军入青州的时刻,仿佛邴原的出现是平白无故的。

    赵尘摇了摇头:“先生见谅,尘并未考虑过。”

    邴原这才道出缘由:“因为东莱郡。”

    “东莱郡太守管统昏庸无道,常行不仁之事,其主袁谭只因此人乃当地士族,却倍加信任,丝毫不理会百姓申冤之言,反而支持此人打压百姓。东莱郡百姓眼见生活无望,只能背井离乡,纷纷朝北海与琅琊而去。原出身贫苦之家,实不愿见百姓如此流离失所,便写书信送往曲阿,求救于太史慈。”

    “太史慈?”

    赵尘惊讶地看着邴原。

    邴原平静地回道:“吾与子义乃好友也。”

    赵尘内心微微一惊,忽然想起来,邴原救助刘政,最后是将刘政交给了当时避居辽东的太史慈,才返回的中原。

    刚开始赵尘读到此事时,未曾想明白,如今听邴原一说,他便清楚二人的关系。

    真是天助我也!

    赵尘对邴原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邴原接着说道:“原希望子义能领军来从袁谭手中收复东莱郡,毕竟那是子义的家乡,子义乃重情重义之人,绝不会见家乡之人受苦而无动于衷。”

    “先生所言甚是。”

    “可惜刘繇被孙策所压,不肯借兵给子义。子义便回信告知原,让原来找军师,军师大仁大义,定能出手相助。”

    话到此处,赵尘与众人算是完全明白了。

    邴原是希望他领军收复东莱郡,所以不想让他被营陵城困住,特来相助。

    这与赵尘原先的计划如出一辙,自然不会拒绝。

    赵尘笑道:“先生助我军拿下营陵,尘无以为报,今日便与先生约定,待营陵城稳定后,我军便挥师东进,收复东莱郡。”

    邴原微微一笑:“如此甚好!原就替东莱郡百姓先谢谢军师。”

    “至于营陵城,军师此刻便可领军前往,城中之事原已经安排好了。”

    赵尘听闻,喜出望外,又留邴原于军中。

    正好两事合并一事,赵尘写下书信交于信使,叮嘱:“速速交于云长,务必让云长依计行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