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也才六十万了。哪怕算上我楚国原有三府,户口也只有一百五十万左右,仅有西川郡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所以为了将西川平原开发出来,使这里继江汉、洞庭平原后,成为我大楚又一个钱粮产地,就必须向西川移民,尤其是像位于西川平原上的府县移民。

    西川郡的渝中、临江、巫山三府,人烟拥挤,这些年已有大量少地无地之民,生计艰难。

    襄阳、洞庭二郡,亦不少此类之民。

    朝廷这边配合地方官府做好统计,从这三府二郡之内,最少征发招募五十万民众,将其迁移到西川郡的新拓七府,用以开发西川。

    此项移民,同样以三年时间为限,限期完成。

    如此,向西川、黔中二郡移民,这就是未来三年,我大楚的第一项重要国策。

    诸位明白了吗?”

    视线扫过崔长青几人,陆渊问道。

    或者连连点头,随声附和:“臣明白。”

    移民的事情,朝廷这边一直在做,这早早的就是国策了。

    现在陆渊将其提出来,不过是重申一遍,在朝廷方面,将其正式定为国策而已。

    崔长青等人明白其中重要,自不会有什么意义。

    “嗯。”

    见众臣都点头同意,陆渊点了点头,没在这方面多说什么,而是继续说道:“如今楚国地方郡府县兵,和中央禁军,以及水师三部,都在连连扩军。截止如今,全国兵马总数已有三十八万两千人。

    这诸多兵马,一年单是军费开支,就需两千七百余万两银子。

    若是遇到战事,更是能直逼三千万两银子。

    同时地方官府、中枢朝廷的各项基本开支,一年也需约五百万两银子。

    还有正在进行的移民工程,每年也需一百万到两百万两银子。

    而朝廷如今财政收入,算上南海国每年三百万两银子的贡赋,一年也不过两千万三百两银子。

    如此一算,每年下来,便有一千万两银子左右的赤字。

    虽然孤征讨西南,从诸多夷人手中。缴获了五千余万两银子的钱财。前段时间,黄玄真人收掠剑川,也得了两千余万两银子的浮财。

    挡着七千万两银子,最多也只能撑个七年。

    七年之后,等这些积财用光,朝廷就要面临无钱可用的窘境。

    所以如何在这七年之内,尽可能的开源节流,使收支得到平衡,便是如今首要之务。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现在都说一说吧。”

    说到这里,陆渊也有些头痛。

    自从他起兵以来,钱粮问题,就一直是困扰自己的最大难关。

    甚至在早期时候,为了能获得军费,还不惜坑骗了丹鼎道,为自己结下了一个大敌。

    而后随着长沙国向楚国过渡,好不容易在近两年勉强达到了收支平衡,财政总算不用那么入不敷出了。

    但如今随着西川、黔中两郡的开拓,以及楚国如今大规模的扩军,原本刚刚达到平衡线的财政收入,又瞬间被打破,继续朝着每年赤字发展。

    并且赤字规模,似乎有着越来越大的趋势。

    对此情况,陆渊自然忧心忡忡。

    因此,在今天这场关于今后三年的战略规划会议上,便把此事拿出来,作为重点议题。

    为的就是希望集思广益,借助众人的智慧,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难关。

    “禀大王,关于此事,我等三省六部主官,早就有所商议,已经为此制定了数项解决之法了。”

    面对陆渊的忧虑,听到询问之后,崔长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