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必须提醒吕本。

    吕本似乎为了报仇雪恨,为了把朱允炆扶上皇位,有些走火入魔了。

    吕本眼底闪过一抹鄙夷。

    自从被朱四郎赶出朝堂,历经这些年,胡惟庸一改以往的骄纵跋扈。

    胆子也越变越小了。

    “胡相,我就是做个假设,可恨可憾这样的机遇期只能干看着,不能有所作为。”吕本笑道。

    其实,他也就是说说。

    让朱元璋提早殡天驾崩?

    这种事情一旦做了。

    哪怕只是传出流言蜚语。

    太子或许还会进行调查。

    但朱四郎为首的朱家二代皇子们,一定会喊打喊杀,朱四郎甚至可能会直接炮舰入秦淮河,要求太子交出凶手。

    朱元璋就算是现在禅位给太子。

    有这么一群拥兵在外的藩王儿子,还有一个,已成一国之主,拥有强大工业能力的儿子。

    依旧是大明的绝对主宰者!

    ……

    这一夜。

    许多人无眠。

    翌日。

    天色刚亮。

    一天休息的工人,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骑着自行车通过世纪大桥,前往工业区上工时。

    一队队马车,从礼宾馆离开,同样通过世纪大桥,前往南岸的陆军大营。

    从王宫,直通海陆军大营的红树林永备大道上。

    同样一辆辆马车,在林间大道上,静悄悄的行驶。

    马车内。

    朱棣身穿冕服。

    徐妙云坐在朱棣身边。

    看着朱棣,还在翻阅厚厚一叠,退役士兵文卷,抬手,轻轻握住朱棣的手。

    朱棣转头时。

    温柔笑道:“别看了,我知道,退役将士们的个人信息,每一个你都能倒背如流了。”

    四郎的记忆能力很强。

    说是过目不忘,一点都不夸大。

    这段时间,已经翻阅了数十遍退役士兵文卷。

    四郎不是担心记错了将士们的个人信息。

    而是不舍!

    这批兄弟,除了战死的。

    很多很多人,无论来自大明,还是来自蓬莱省、吕宋省,都为燕华的和平繁荣,贡献了很大力量。

    四郎对军人的情感,她很清楚。

    朱棣拍了拍徐妙云小手,合上文卷,目光看着车窗外,快速后掠的红树林,“有些不舍,更担心将士们,在我面前流泪,可我同样很清楚,他们的家庭需要他们,燕华的未来发展,需要他们离开军队。”

    很多兄弟,因为当兵,还没有成家。

    眼看着都要超过三十五岁了。

    也就是,这些年,春晓、民丰联合军中郎中,在医药方面取得进步很大。

    不光在中成药。

    就连外科手术,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洪武二十三年。

    春晓还完成了首例难产孕妇,剖腹产手术。

    虽然,难产的孕妇,最后差点没能挺过感染期,差点死亡。

    但婴儿存活,并且,剖腹产后,妇女依旧拥有生育能力,已经证明了燕华外科术的长足进步。

    当然。

    在消炎完全依靠术后创口护理。

    以及汤药辅助。

    没有效力更好,吸收性更好的消炎药品出现前,这种重大手术的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