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时候,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自然也就心甘情愿把地契交出。

    但是过了灾年,来到丰年,百姓想要把地赎回来,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百姓没了地,只能靠给地主们种地,换取那一点点可怜的粮食作为报酬。

    长此以往,百余年下来,整个南海之地九成以上的土地都落在了地主士绅的手中,剩下属于百姓的土地也都是贫瘠,地主士绅看不上眼的那些。

    旭阳帝登基之后,也发现了南海的这些问题,但是连续派下来几批官吏,都被南海的这些地主士绅用财帛名利腐蚀,后来这些事情被东厂密探发现,旭阳帝一怒之下派出了武将打压了一番南海之地的这些地主士绅,不过最后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虽然旭阳帝明令这些地主士绅的粮食不能私下买卖,要买卖,就只能通过官府。

    这也算是给南海的地主士绅们脖子上套了一道枷锁。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南海的这些地主士绅们还是有办法。

    这便是现在的走私。

    在沿海地区的海岛上建立所谓的仓库,然后载着粮食出海,说是北上运送到天津山东等地。

    海上风急浪高,运送的粮船多有失事,这粮食自然也就丢入海里了。

    而海上又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根本无从探查。

    最后再像今日一样,夜间运回,然后由官府信得过的人押送,船只出海绕一圈回来,就可以在南海本地的市场上贩卖。

    一来省了海运的费用,二来南海之地的米价比之北方还要更高许多。

    北方之地被朝廷中枢严密把控,价格是按照朝廷的价格来定的,南海的地主士绅们去掉运费,几乎赚不到什么银子。

    再者说,北方的人口也不多,根本吃不下南海那么多的粮食。

    当然,这一整套的流程,只是南海士族们赚钱之路的其中一条,其他还有很多赚钱的法子,便不一一道来了。

    封子龄一直都很讨厌这群地主士绅,他心中如明镜似的,南海之地如今的窘境就是这群地主士绅造成的。

    他们走私粮食,苦的还是百姓。

    自己种的地,自己收的粮食,倒倒手,最后还要自己出高价去买。

    这是什么道理!

    但是指挥使的一句话戳到了封子龄的软肋。

    走私一趟获得的好处,能够让他的那些兄弟们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他封子龄没有能力改变整个南海,但改变一下身边的兄弟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虽然不甘,但在现实面前,封子龄还是选择了妥协。

    这一夜,封子龄披挂上马,离开了军营。

    其实也不能算是一片军营,这里的样貌和一般的农村并无区别。

    就在封子龄离开之后大约半个时辰,军营外围,来了一群身穿黑衣手持兵器的武者,他们浑身散发的气势都非常的骇人,都是有着高深修为在身的高阶武者。

    而在这群黑衣人的后方,指挥使和一个年轻人站在一起。

    指挥使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看向那个年轻人的时候,还是无奈地展露出自己的笑容。

    “陈公子,今日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啊。我这里要是出了事情,不好向都指挥使大人交代啊。要不然,给那封子龄小小惩戒即可!”

    陈景霄,碧峰府内门弟子,东阁主之孙。

    陈景霄身长体长,但人却生得极为魁梧,因此比身旁的指挥使高了一个头,但看上去身材比例却非常协调,反而显得身旁的指挥使身材有些矮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