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史弥远逼赵竑自尽,这家伙已经贵为大宋皇帝,却默不作声。若是他说句话,至少赵竑还能保条性命。

    不过,屁股决定脑袋。换做是他身居皇位,恐怕也不会允许废皇子这样的一个威胁存在。

    “殿下离开十余年,若是有空,不妨常回来看看。”

    郑清之满脸赔笑,敷衍着赵竑。

    “郑先生,人生苦短,许多人却不明了,非要争权夺利,明枪暗箭,甚至罔顾人伦天道。真是不知所谓啊!”

    赵竑看也不看郑清之,悠悠又是一句。

    “殿……下……真是智……者名言!”

    郑清之额头冒汗,已经有些心虚气短。

    赵竑说这些,又是什么意思?

    “郑先生,你是本朝理学大师,睿智之士,什么时候也来我府上坐坐,咱们围炉夜话,坐而论道,岂不快哉?”

    赵竑看了看强颜欢笑的郑清之,温声细语。

    “一定,一定!”

    郑清之点头哈腰,不知不觉,几人已经来到一座偏院前,郑清之立刻停下了脚步。

    “殿下,王妃就在里面。老臣就不进去了。”

    他现在汗流浃背,巴不得早点离开。

    “多谢郑学录了。”

    赵竑谢过郑清之,暗暗嘀咕。

    看来,郑清之是个实诚人,稍加试探就心慌意乱。

    “娘,我进来了!”

    赵竑上前几步,敲了敲门。

    “进来吧,均儿。”

    里面一个柔和的声音传来。

    赵竑轻轻推开了房门,李唐则是在门外等候。

    进了门,绕到里间的佛堂中,蒲团上,一个四旬左右的中年妇人正在静坐,手里的佛珠转动,嘴里喃喃自语。

    妇人虽然身着素衣,但肤色白皙,雍容华贵,和一般民间妇人大大不同。

    “娘,孩儿来看你了。”

    赵竑轻声说道,给妇人行礼。

    他此番来看沂王妃俞氏,一个是人伦之礼,另外一个则是看能不能得到这位“母亲大人”的帮助,有助于改变他目前的窘境。

    人多力量大,他总不能一直孤军奋战。

    “均儿,真是你来了。”

    看到出现的是赵竑,沂王妃俞氏,眼里都是惊喜。

    “娘,你可是瘦多了!不过也漂亮多了!”

    赵竑赶紧上前几步,把俞氏扶了起来,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尊老爱幼,不必任何人提醒,他还是懂的。

    至于瘦不瘦,另当别论。一句关心话,也没有人在乎。

    “傻孩子,娘身子骨好,不用你操心。你这嘴,也是越来越甜了!”

    俞氏坐下,眼里都是慈爱。

    沂王赵抦,是如今皇帝赵扩的堂弟,也是宋孝宗赵眘最钟爱的孙子。而俞氏,则是沂王赵抦的妻子。

    绍熙五年,也就是 30年前,新即位的赵扩就下诏册封弟妇俞氏为咸宁郡夫人,随后进封安国夫人。

    开禧二年,也是 18年前,沂王赵抦病死。赵抦和俞氏本来有儿子赵垓,但三岁夭折。赵抦临终前,请皇帝堂哥赵扩给他立嗣。

    随即下诏,立宗室赵希瞿之子为其后,更名赵均,领右千牛卫将军,于府中置教授,加福州观察使。嘉定八年,赵均被伯父赵扩改赐名赵贵和。嘉定十三年,赵扩的嗣子、皇太子赵询病死,皇储无人,赵扩就把赵贵和立为皇子,改名赵竑。

    赵竑在沂王府从幼儿长大成人,和俞氏一起生活了十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