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新火器纷纷问世。

    火车、线膛枪、线膛炮等。看来,第二期的五年计划,又要提上日程。

    “陛下,和军中将士踊跃北伐相反,如今这朝中,对北伐的呼声并不高,甚至说是反对声一片。陛下要北伐,可能又要乾坤独断呢。”

    周平轻声细语,赵竑不由得微微一惊,随即脸色阴沉了下来。

    “打仗就要花钱,就要耗费赋税。权贵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自己会不会受损,什么时候会考虑朝廷。”

    “老百姓都知道抵御外敌,将士们流血牺牲,权贵们却只知道利益,不肯付出分毫,哪怕一点点的冒险,他们都觉得不值得,加以抵触。”

    周平和贾似道,两位国舅,一前一后说道,都站在了皇帝这边。

    赵竑冷笑一声,看着远处黑压压的天际,不自觉陷入沉思。

    历史上南宋朝廷北顾无力,朝堂上这些既得利益者作祟,不思进取。个个守着数十万贯家财,千百顷良田,当然不愿意用兵北上。

    胜了,北方贫瘠,还要国力补贴。败了,担惊受怕不说,还有可能因应付内乱,自身受损。

    这些朝廷大臣满心私利,没有家国情怀,相信他们中大部分人,也不会在其任上爱民爱国。

    “徐良,知道是哪些人在朝中兴风作浪吗?”

    赵竑忍不住,黑着脸问道。

    终归,他还是拗不过自己的本心,想要做一些事情。

    徐良看了一眼贾似道,这才低声回道:

    “回陛下,有殿中侍御史李鸣复、工部侍郎吴渊等人。容臣回去后整理一下,再呈报给陛下。”

    有贾似道这个外人在,有些话似乎不方便透露,以免走漏风声。

    “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忠臣啊!”

    赵竑冷冷一笑,话语里不无讥讽。

    “忠们不高兴了,百姓就日子好过了。忠臣们以为自己可以左右朝政,那朕就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工部侍郎吴渊,沿海制置使吴潜的兄长,八面玲珑,看来是会当官的代表人物。

    赵竑的话语听在耳中,田义等人都是心惊。

    过不了几天,不知道又有哪几根搅屎棍要被收拾了。

    “陛下,今年各国使节悉数到来,除了西南的大理国,东面的高丽、日本国,南洋的占城、大越国、渤泥、真腊、三佛齐等国,印度洋的德里,大食的阿拔斯王朝,还有西域几国的使者,都已经到了。按照沿海制置司水师传来的消息,埃及的阿尤布王朝,也会派使前来。”

    周平看着赵竑的背影,轻声说道。

    至于东辽、高昌国都是密使,不方便在这里禀报。

    万国来朝,大宋的强盛,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吧?”

    赵竑头也不回地问道。

    “大食阿尤布王的使者说,请大宋卖火器给他们,一旦大食国内有战事,请我大宋发兵救援。作为回馈,他们愿意提供战马,也愿意提供海港给我大宋水师驻扎。”

    周平轻声回道,心里暗暗嘀咕。鞑靼大军一次西征,就让整个大食世界乱了阵脚。

    赵竑沉默不语,周平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

    “陛下,另外就是,大金国派使者前来,陛下见还是不见?”

    大宋并没有向金国派遣使者祝贺正旦朝会,不知道皇帝是不是有意为之。

    “暂且答应大食使者的请求。告诉他,具体情形,事后朕会派人和他详谈。至于金国使者,还是不见,礼送出境吧。”

    大宋已经要计划北伐,这个时候,金国对大宋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