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赵竑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一众大臣,忽然起了厌倦之心。

    吾心安处是吾家。

    活了几十年,两世为人,他的心轻松过、随心所欲过吗?

    “薛相年事已高,和宣卿都将致仕。太后丧礼一事,就由执政大臣真德秀担任总护使,执政大臣邹应龙担任桥道顿递使,众臣辅佑,按行使一职,由董宋臣担任。撰哀册文、谥册文和议谥号,亦由真卿自行决断。遣使告哀,传谕天下。”

    皇太后驾崩,丧礼过程漫长而又繁琐,就由真德秀和邹应龙担任这个总护使和桥道顿递使,来处理丧礼一切事宜。

    宰相薛极年近七旬,经常不能上朝,他已经考虑着让其他官员入朝,让薛极安安心心走完最后一段路程。

    其他两个参政,宣缯也是六十七八,年老体衰,已经处于致仕的边缘。邹应龙虽然精明强干,但年龄长于真德秀,资历也不如真德秀。

    他的老师真德秀只有五十出头,年富力强,似乎是宰相更好的人选。魏了翁进为执政,执掌枢密院。众臣多分担,天经地义,也是理所当然。

    真德秀文章锦绣,制诏类骈文当世第一。他登基时,真德秀的贺表就曾让他大开眼界。现在太后葬礼,要撰写的文册不在少数。舍真德秀其谁?

    一旦薛极和宣缯退出朝堂,他考虑将范钟和魏了翁调入中枢,来接替这二人。杨桂芝的葬礼,他们也应该尽点微薄之力。

    至于调武将入中枢,改变朝中文臣主持中枢的局面,目前没有合适的人选。曹友闻余玠们一来年纪太轻,资历不够,二来大宋还要面临数年,甚至是十余年的战争,还需要这些武将们冲锋陷阵。调他们回归朝堂,当前并不太合适。

    总之,杨桂枝的葬礼,少打搅他就行。

    “臣遵旨!”

    众臣一起肃拜,都是有些诧异。

    太后之丧,一般不会遣使告哀,本朝也鲜有先例。皇帝此举,似乎是要告诉天下人,尽管太后曾经为难于他,他也一片孝心,不与太后计较。

    “臣领旨!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真德秀上前行礼,郑重异常。

    薛极和宣缯即将致仕,他这个帝师,应该可以进为宰相了吧。

    “太后宾天,陛下节哀,但国事为先,陛下应振作精神,不可消沉。”

    宣缯上来,苍老憔悴,又似乎雄心勃勃。

    “陛下,前方将士枕戈以待,太后身后事过后,大军要不要继续进兵,一统中原?”

    西北边军占领陕西,全军振奋,北上的呼声不绝。许多将士都想一举拿下东京城,完成数代宋人恢复中原的心愿。

    “时机未到,暂且休兵,养精蓄锐。目下,还是先安排好太后的葬礼吧。朕已经说了,朕要为太后守孝一年。一年之内,不得再提兵戈之事!”

    赵竑变得不耐烦,忽然觉得很是无聊,很没有意思。

    生活本就鸡零狗碎,活着本就不易,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无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生老病死,谁能战胜岁月,谁才是世间真正的胜者。

    “陛下,臣有本上奏!”

    真德秀突然大声奏道,令赵竑一怔。

    “真公,你有何事,尽管奏来就是,朕洗耳恭听。”

    “陛下,杨贵仪无故指责陛下,冶游无度,醉酒失仪,不遵礼法教化,请求陛下降旨,将杨贵仪逐出宫中,以净宫闱!”

    真德秀朗朗奏来,赵竑听在耳中,皱眉不语。

    御史中丞李宗勉还没开口,老师真德秀,这是要先为自己出头了。

    “陛下,杨贵仪身为我大宋天子后宫嫔妃,经常出宫,与三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