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名令公说出这话的时候,连他自己都底气不足。

    蒙古大军入侵西夏的时候,作为兄弟之邦的金国作壁上观,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贡献一粒粮食。这个时候说什么依靠金国,实在是异想天开。

    “依靠金国,还是省省力气吧。就说鞑靼大军退去,金国除了遣使前来,可有丝毫的援助?若不是宋人的米粮,兴灵之地的士民,早都饿死完了!”

    枢密使李元吉热嘲冷讽,轻声说了出来。

    无论如何,西夏不能和大宋开战。要真是这样,西夏人就要死绝了。

    “难道我大夏,真的要国祚不继、亡国灭种吗?”

    徽猷阁学士李弁眼泪汪汪,哽咽了起来。

    整个殿中,顿时响起一片抽泣之声。许多的西夏大臣泪流满面,似乎在为大夏的命运哭泣。

    西夏的如今形势,所据不过兴灵弹丸之地,人口不过二三十万,还不如宋地一大县,苟延残喘,那里还有半分“国”的样子。

    大夏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陛下,现在唯有和宋国交好,不宜动兵。宋人礼仪之邦,又和我大夏有姻亲。以臣之见,应立刻派出使者,向宋国交涉,看看宋皇如何回复。”

    罗世昌向着御座上默然不语的李睍上奏。

    满殿群臣吵吵嚷嚷,却把皇帝扔到了一边。值此人心动荡之际,朝堂秩序荡然无存,亡国之象已露端倪。

    罗世昌的话,把群臣唤回了现实,就连国中重臣嵬名令公,也是退回了原位。

    众臣满殿喧哗,谁也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是大不敬,岂是臣子所为?

    “众卿,朕就想问一下,河西之地,能夺回来吗?”

    李睍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大殿上的群臣又集体陷入无语。

    吃饭都困难,存活下去更是问题,拿什么去夺回河西?那里可是有宋人的数万大军。

    宋军连蒙古大军都不怵,能怕元气大伤的西夏残兵败将吗?

    “嵬名令公,让你率领兴灵之地的所有大夏将士,能夺回河西之地吗?”

    李睍看着嵬名令公,眼神冷厉。

    “回陛下,老臣当尽力而为!”

    嵬名令公心头打鼓,却慨然领命。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大夏存亡之际,不可仓促行事啊!”

    李仲谔和罗世昌一前一后,纷纷走了出来苦劝。

    “嵬名令公,你还没有回答朕,你能夺回河西之地吗?”

    李睍不理罗李二人,径直向嵬名令公问道。

    “老臣……没有把握。不过老臣会拼了老命,尽力夺回河西!”

    嵬名令公心惊肉跳。皇帝一贯称呼他为“老将军”,现在则是直呼其名。看来,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是十分不满了。

    “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啊!”

    李仲谔和罗世昌又争先恐后,纷纷劝奏。

    这要是真和宋军开战,玩笑可就开大了。

    “嵬名令公,既然你没有把握夺回河西,就不要再胡言乱语了。你是嫌我大夏亡的不够快吗?”

    李睍轻描淡写,语气平静,嵬名令公听起来,却是心惊胆战,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

    “陛下,难道河西的事情,就这样算了吗?”

    御史中丞张公辅性格耿介,毫不畏惧,立刻问了出来。

    “张中丞,那你意如何?你能带兵夺回河西吗?”

    李睍压抑着心头的不快,尽量语气平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