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此次回来,一是传谕陛下四川移民实边、民屯商屯的事宜,此事还劳老相公费心。二是粮草之事。河西惨遭战火涂炭,到时候粮草供给上,还望崔相公多多帮衬!”

    有些事情皇帝叮嘱过崔与之,有些事情,比如移民,却是第一次提及。

    “四川人多地少,光四川路就有 170万户,500万人口。要是能移民上百八十万,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崔与之连连点头,老心脏有些激动。

    “虽说故土难离,但川民吃苦耐劳,河西和四川一脉相连,移民去河西,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麻烦。老夫这就抽调人手,成立移民司,颁布政令到各州府军县,宣扬移民事宜。”

    一人授田 10亩,三年免赋,四川那些贫民百姓,还不趋之若鹜?

    “那河西的粮草转运事宜,还要老相公鼎力相助。”

    范钟心里轻松了许多,继续说道。

    汉中屯田大获成功,粮草转运,可以西上河西走廊。但汉中民政上,还是四川制置司治下管辖,仍需崔与之调遣。

    “这是自然!河西是国之根基,即便陛下没有谕旨,老夫也会竭尽全力,供应粮草。”

    崔与之正色说道,掷地有声。

    “我会告知蜀地商贾,愿商屯或贩卖粮食到河西者,官府会有额外犒赏,比如授其良商,将来和河西之贸易往来,准其优先之权。”

    “那就多劳相公了!”

    范钟拱手,和崔与之目光相对,都是哈哈一笑。

    和河西的商路一开,便都是赚钱的机会。商贾贩卖粮食去河西,既解决了河西当地的粮荒,又可贩卖河西的产物,崔与之此举,可谓相得益彰。

    “崔相公,河西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首要是恢复民生、与民养息,所需之农具、耕牛、种子,还要劳烦崔相公知会利州两路官员,以备不时之需。”

    河西百废待兴,所需垦殖器具都要从利州西路引进,利州西路属于四川制置司治下,民政还需崔与之节制和发行施令。

    “这是自然。老夫会立刻下文给利州西路安抚使郭正孙,以及利州东路安抚使陈立,一应器具、种子,包括粮草转运,都由他二人供给。至于厢军,老夫这边马上传令下去,让边军准备迁移实边。”

    崔与之暗暗佩服。这个范钟,事无巨细,想的可是周到。

    以自己现在这个精力,恐怕是难以胜任这份开疆扩土的差事了。

    “崔相公,有一事在下一直没明白,还请老相公讨教。”

    范钟轻声说道,眼神看着门口,神神秘秘。

    “范相公不妨直言。”

    崔与之不由得一怔。

    “陛下既然占了河西,为何要救西夏?这样一来,又如何面对那位西夏娘娘?”

    范钟口中的西夏娘娘,自然就是西夏公主李惟名。

    “范相公,你跟着陛下,应该比老夫更加清楚。”

    崔与之微微一笑,随即说道:

    “西夏元气大伤,能守住兴灵之地已是勉强。河西是我大宋边军流血牺牲从鞑靼大军手里夺来的,天授不取,反受其咎。即便是把河西之地还给西夏人,他们有人守吗?能守得住吗?”

    范钟连连点头,对崔与之的话表示赞赏。

    其实他心里也是这样想,只不过想听人说说而已。

    “陛下救西夏,那是王道。事关几十万无辜者的性命,事关西夏文明,陛下不忍坐视不理。至于西夏这位娘娘,最多埋怨几句,就不了了之,毕竟陛下救了西夏几十万百姓,救了西夏王室在先。西夏君臣也是一样,嘴上埋怨几句,又能怎样?实力使然而已,形势使然而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