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的效果如何?”

    “家父于枣阳城西十八里修建平虏堰,不过还没有完工。如今可溉田 5万顷,确立十庄三辖,由军士与民户分屯,当年收获粮食 7万石;同时军士每家养马,官府供应饲料和粮食。若是水利兴修完毕,可灌田十万顷,比现在还多一倍。”

    孟珙的回答,利落非常。

    “你父子忠勇,为我大宋流血牺牲,真是我大宋的忠臣。朕没有看错你。”

    赵竑赞赏不已,亲切地拍了拍孟珙厚实的肩膀,以示关心。

    名将就是名将,历史证明过,绝不是浪得虚名。

    “陛下天恩,臣粉身碎骨,难报陛下!”

    孟珙心头一热,单膝跪地,不觉红了眼眶。

    “精忠报国,为国为民,才是大丈夫所为。咱们君臣一心,洗刷那些汉家王朝的屈辱,一起努力吧!”

    赵竑扶起了孟珙,语重心长。

    “谨遵陛下教诲!”

    孟珙肃拜,心头凛然。

    只要皇帝有雄心壮志,他又有什么畏惧,放手去做就是,还看什么狗屁的易经。

    赵竑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想起一事,向旁边的郑途问道:

    “郑途,朕要的那些短剑,铸好了没有?”

    原来在会稽山郑氏铁坊,由于炼出了好铁水,赵竑叮嘱田义打造一些短剑,后来由于“政变”,就给搁置了下来。

    “宋王剑”加“短剑”,他不仅效仿了千古一帝秦始皇,连蒋光头都要借鉴。

    “陛下,短剑都已经打好了。就这两日刻上铭文,安装刀把,就可以呈现给陛下了。”

    郑途身材健硕,脸上的横肉几乎消失不见。

    “郑途,你现在不错。不能太胖,对身体不好。”

    赵竑笑着一句。短剑只要能赶上毕业典礼就行,也不用太过仓促。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过于急躁,使得下面人个个神经兮兮。

    这很不好!一群工作狂,家庭老婆还能兼顾吗?

    侍卫进来禀报,说是一大群讲武堂学员在外求见。

    “让他们都进来!准备茶水,弄十几个大瓜进来!快!”

    赵竑马上安排了下去。

    休沐日就一天,学员们还不休息,可见精力之旺盛。

    “十几个大瓜!”

    侍卫不由得一怔,睁大了眼睛。

    “快去!这些家伙天天操练,一个个如狼似虎。千万不要小看他们的战斗力!”

    赵竑摆摆手,侍卫赶紧跑开。

    皇帝校长最喜欢这样的“座谈会”,和学员们喝茶聊天,畅所欲言。

    讲武堂的学员,可是被皇帝宠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