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天又带着小伙伴们进实验室,他没工夫做菜,交给村里了。

    马口铁有了,压制的模具很简单,先做出来壳,再封口。

    但没有一拉罐的技术,罐头要么是用刀开,要么有特殊的开罐头器。

    午餐肉罐头以前的有拿钥匙转的,但别的罐头不能从中间开。

    里长去带人先做一批罐头,其他人用樱桃酱代替番茄酱做鱼,高压锅用上,把骨头压酥。

    朱闻天认为好,樱桃酱的各种营养价值同样高,那时没人愿意用是成本高。

    番茄就是西红柿,一亩能产很多,一边成熟一边有青的长出来,然后不管是青鱼、沙丁鱼、鲅鱼,反正鱼便宜。

    拿樱桃跟西红柿比,卖多少钱合适?贵了没人买,便宜了赔本。

    廉价的鱼用来做罐头,金枪鱼其实除了每次捕捞后的标王,正常的不贵,这个是倭寇炒起来的,现在大明的倭国就没把金枪鱼当回事。

    做罐头的没有人拿裸盖鱼来做,价格太高了。

    ……

    中午到来,大家看到了马口铁制作的罐头,好几种,有罐头开罐器,即开罐刀。

    “非要用此物?咱看着拿刀直接切也一样。”

    朱元璋等着里长用开罐刀打开罐头后,觉得小工具不如刀。

    随即他拿起来切下来的盖,用大拇指小心的横着刮一刮:“嗯!锋利,一百文一个罐头,咱觉得卖便宜了,这玩意儿他们能做出来?”

    朱元璋忘记了开罐刀的事情,琢磨起价格,他发现这个罐头里的盖能当镜子照。

    “臣也觉得卖便宜了,至少一贯。”胡惟庸表示支持:“夷人买的是罐头?不,是身份啊!是地位呀!

    臣说实话,若非了解下丘村,就凭这个罐头壳,臣能给出百贯的价钱,不要里面的东西,只是空壳。

    拿什么做出来的?跟玻璃镜子一样,后面咱现在懂了,是银镜反应。

    面前的东西,咱听名词,叫电镀,电咱明白,镀是啥?怎么镀?要不卖十贯,茫茫大海之上,能够吃到红烧肉罐头,香!水果罐头,甜!”

    胡惟庸两次提价,他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出发,下丘村的东西太神奇了。

    若是一块木头,工匠厉害,雕刻出精美的东西,他觉得自己做不到,但可以理解。

    下丘村的技术是把没有的东西变出来,比如电灯,它是怎么回事?

    还有蒸汽机,能够代替牲口,帆船有帆,被风吹着走,蒸汽机它就是烧开水。

    越是不理解的,才越可怕,卖十贯一个罐头盒,贵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