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葫芦不属于粮食作物。

    若推广,百姓顾此失彼,眼下大明药材需求量大,葫芦属于其中廉价又方便获取的。

    百姓腾出一点时间,官府组织人手,或者以商业方式帮百姓育苗,百姓按照要求种,产量并不少。”

    “唉~!既如此,种一种,哪里最适合?”

    “各处都种,先告诉地方官府有奖励,只要种出的葫芦大,便获得奖赏,包括种的百姓。”里长也不清楚哪里的最好。

    似乎所有的地方皆能种葫芦,一般当瓢用的多,百姓家里种的少,倒是有种瓠瓜的,吃个纯粹是菜。

    “成,尤其宁国府、太平府、应天府等地,百姓愿意听朝廷的。”朱元璋考虑安排。

    他心中这三个府最好,让干啥就干啥,从来不怀疑,因为照着做的时候确实增产增收,家中有余粮。

    等着又滑一会儿,朱元璋感觉舒服了,坐下换鞋。

    小孩子们则是又跑去吃东西,他们根本没想过吃饱,现在换成了涮串儿,吃一串儿就跑去玩一会儿。

    “咱晌午吃这个?火锅还是麻辣烫?”朱元璋看到有涮的串儿,想起以前的吃法。

    “陛下,今日吃海鲜可否?把海鲜扔进去煮,喝温黄酒。”里长看朱元璋的意思,不同意就换一个。

    “好!你们安排。咱的船回来了?”

    朱元璋一听就明白,保证有船今日从海边到此,否则不会换成海鲜。

    自己从善如流,否则会打乱下丘村的节奏,虽说下丘村可以调整过来。

    里长换好鞋:“陛下算得真准,运冰的船回来一大批,蒸汽机的两艘船亦归来,他们携带了大量的鳕鱼,鱼头去了,鱼的肝脏留下来。

    今年咱们开始制作鱼肝油,用来给百姓补充维生素,这样吃骨头的时候才能补钙。

    口角炎等病,吃它比较好,总在图书馆的孩子们由于营养均衡,倒是很少出问题。”

    朱元璋看里长一眼:“不来图书馆的孩子烂嘴丫?抹甘油不成?”

    “抹甘油治标不治本,还是太穷了,应该有更多的蔬菜、动物肝脏吃。

    鱼肝油的技术刚刚弄好,需要先用皮子等熬住出胶,再把胶做成筒状。

    鱼干蒸煮出油后灌进去,每隔一段距离像制作香肠那样杂扎一下,不过不用绳子,用热合的方式,等凉了磨一磨就成了软胶囊。

    成本比较高,但对于生病的人来说,还是值得的,村子在研究新的技术,会努力降低成本。”

    里长提起怎么做软胶囊,首先得有明胶,每一个东西都代表着一系列技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