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长转而说起大明人口辅助性问题,本来人口就少,尤其是打仗之后,再生病死人。

    关键地里出产的粮食少,同时有许多没开垦的地,山地不好种田。

    需要先把山给挖了,才能有平地,否则用梯田,梯田需要牲口,平原拿蒸汽机动力的设备耕和耙倒是没问题。

    朱标二人听着,包括梯田的时候山上没有水,那么放上蒸汽机,用螺旋引水机把水给转上去,从上面往下修渠灌溉。

    山顶上可以修个蓄水池,要盖好,别叫人掉进去淹死了。

    在那里做事的人必须绑条绳子,掉进去了抓绳子能上来,池子可以修出台阶。

    尤其是小孩子,不会游泳的坚决不允许靠近玩,会游泳的也不准备跳进蓄水池里。

    朱标找人过来帮忙记,他怕一转头就忘了,里长说的事情别看琐碎,都是有针对性的。

    ……

    牧民们最先得到了酒,他们自己只能制作低度发酵的奶酒,没有蒸馏设备。

    以前制作酥油跟朱标队伍路上遇到的牧民一样,用木桶和木头塞抽打。

    现在他们也有了手摇牛奶分离机,节省了大量的力气和时间。

    “罗录,他们说了,以后想要喝劲大的酒,就把自己酿的奶酒拿到城里和土堡中。

    他们帮着蒸馏,只要给他们留下一些做奶酪的东西就好。

    这酒太烈了,得小口抿,大口喝两口就醉,好保存。”

    答季把孩子赶去学习,婆娘赶到罗录家做手工,把罗录找来喝酒。

    二人一人二两,就着熏鱼和一盘黄瓜……条?来吃。

    今天分了黄瓜,他家七口人,给了四根,他拿出来一根,切成比黄瓜丝粗不了多少的条。

    两个人用这个黄瓜条蘸酱吃,很珍惜的。

    莫说冬天,往年夏天,他们想吃黄瓜,得去南边黄河附近,别人家种黄瓜,他们用奶酪和酥油换。

    主要为了换盐,黄瓜顺带着要几根,多了没用,放不住。

    夏天的黄瓜吃着就已经觉得不错了,何况冬天。

    罗录则拿来几瓣生菜叶和一把小葱,还有一碟咸豆干。

    换成以前,他们会有羊肉吃,冬天杀了羊,能够保存很长时间,吃的时候弄一点。

    现在舍不得杀,老的不能下崽的已经给了太子和秦王。

    故此现在总有蔬菜吃,属于交换,保证不会吃亏,包括酱,这可是居必七的豆豉酱,很干,需要加水炒一下。

    罗录拿起一条咸豆干,咬下半厘米那么些,吧嗒着嘴儿说:“他们的雪地摩托厉害,冬天下雪地上跑得才快呢!

    往后跟他们商量,看冬天的时候能不能把咱们搭帐篷的地方告诉他们,他们隔两天来一次。

    我家准备半牧半耕,种一点地,好管的那种,然后去放牧,就不跟着水草跑了。

    冬天的时候住在固定的地方,或者土堡的旁边也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