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西北军全歼三万拽落河骑兵,一战成名,李归仁大败,十万大军只剩下数千人逃回洛阳。

    整个洛阳的燕军陷入极度惶恐之中,面对唐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新皇帝安庆绪下旨迁都相州安阳,企图拒河北对抗唐军。

    三月初,郭子仪率八万大军进入洛阳,数十万洛阳百姓载歌载舞欢迎唐军光复东都。

    洛阳光复,燕军北撤,整个中原的局势焕然一新。

    中原的局势影响着荆襄,大量避难百姓都开始急急慌慌回家了,都想着要趁春天赶紧回去种一季粮食。

    邓州官道上,北归的百姓络绎不绝。

    很多节度府的底层文吏们也纷纷辞职回乡,大量人离开,使得襄阳城内变得稍稍冷清下来。

    李邺府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王妃顺利生下一个孩子,不出裴三娘所料,又是一个女儿。

    裴三娘盼孙子盼得脖子都酸了,居然又是一个孙女,裴三娘仿佛被迎头一棒,顿时蔫了。

    当然,他在媳妇独孤新月面前还是强作笑颜,对新孙女也表现出了祖母的慈爱,但她心中的苦却无人诉说。

    这天下午,裴三娘来到了隔壁太清宫,找到了李腾空,李腾空是裴三娘的大姑子,虽然接触不多,但毕竟是一家人,而且她和丈夫是亲姐弟,他们母亲就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李腾空,一个李岱。

    李腾空请裴三娘到自己的道房里坐下,她见裴三娘无精打采,便笑道:“邺儿还年轻,生儿子的机会多的是,何必这么忧心忡忡?”

    “我能不忧心吗?”

    裴三娘长长叹了口气道:“一个女人能生几个孩子?新月已经生了两个女儿,她最多再生一个,运气好是个孙子,那么我也只有一个孙子啊!他父亲子嗣单薄,邺儿如果也一样,稍不留神就会断根了。”

    “他不是还有妾吗?”

    “那个妾就算吧!迷男人有一套,生孩子不行,看样子也生不了。”

    “那就再娶一房妾,邺儿是亲王,按照唐六典规定,他可以有王妃一人、孺人二人、媵十人,娶就是了,你们家还怕养不起吗?”

    “就怕邺儿不愿意,他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应该不是邺儿做主,是王妃做主,你去和新月商量商量。”

    裴三娘苦笑一声,新月刚生了女儿,自己就跑去商量纳妾之事,明摆着是对她不满嘛!

    这时,小道姑清羽送来了茶,裴三娘看见清羽,眼睛顿时一亮,这个道姑长得真美貌啊!简直像仙女一样。

    她连忙拉住清羽,笑道:“伱转个身我看看?”

    清羽不明所以,转过身去,裴三娘暗暗窃喜,这个后面很圆,蛮大的,绝对能生儿子。

    “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

    清羽施一礼道:“回禀夫人,小道姑清羽,十六岁。”

    年方二八,这个年纪正好啊!

    李腾空心如明镜,弟媳这是看上清羽了,李腾空当然也喜欢自己侄子,李腾空也知道小徒弟清羽不是当道姑的命,当年就和她父亲说好,十八岁之前还俗。

    更关键是她长得倾国倾城,到哪里都会被人盯上,她在庐山就是被永王李璘的儿子盯上了,派三千军队来抢人,所以他们才吓得逃到襄阳。

    反正清羽迟早要嫁人,那还不如嫁给自己的侄儿,当然,关键是清羽要自己愿意才行。

    裴三娘笑眯眯问道:“清羽,你认识我家阿邺吧?”

    清羽一头雾水,“夫人是说殿下,我当然认识!”

    “那你觉他怎么样?你评价一下。”

    清羽想了想道:“城里百姓对他评价都很高,我也觉得不错,照顾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