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等待上朝时,诸位廷臣,都是一言不发,闭目养神,但是今天和往常有所不同,不同就不同在,大明皇帝迟到了。

    万历元年至今,陛下累计迟到一次,早退0次,未出席廷议0次。

    “元辅,这是出什么事儿了吗?”王崇古睁开了眼,总觉得今天陛下迟到的时间太久了,都过了一刻钟了,陛下的仪仗还没到。

    王崇古是指名道姓的询问张居正,因为只有张居正在皇权特许下,可以和宫里眉来眼去,徐爵和游七之间的往来,廷臣们是非常清楚的,只有张居正能确切的知道宫里的消息。

    “我不知道,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张居正并没有收到什么消息。

    廷臣们隐隐约约升起了一股担忧,宫女刺杀、刺王杀驾、大火焚宫之类的字眼,在廷臣们的脑海中回荡着,这是大明切实发生过的事,陛下连西苑都不住了,搬到了讲武堂离宫去,还有什么幺蛾子事?

    同样,廷臣也隐隐约约有些担忧,陛下已经非常无情了,再发生什么大事,怕是要变成个真正无情的怪物了,这对大明到底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正当廷臣们在猜测的时候,冯保走了进来,一脸喜气洋洋的说道:“为大明贺,为陛下贺,今晨,周德妃诞下一位公主,陛下赐名朱轩媖,诸位,同喜。”

    “呼。”所有人吐了口浊气,不是发生了什么坏事,而是喜事。

    张居正带着群臣遥拜离宫齐声说道:“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那今日廷议是要免了吗?”张居正并未坐下准备离开,宫里有了大喜事,廷议可以稍微延后一二,四川戥头大案,刚刚办完,连王谦都还在回来的路上,并无惊扰圣上的大事。

    “陛下说延后一个时辰,过会儿陛下就过来了。”冯保摇头说道。

    群臣全都是一愣,而后全都看向了张居正,张居正略显僵硬的说道:“劳烦大珰通禀,臣等遵旨。”

    宫里有子嗣出生,如此大事,皇帝居然还要来上朝,你张居正这的教育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了些?

    万士和本来眼观鼻鼻观心,在假寐,忽然睁开眼说道:“近来这士大夫们,都说陛下太过于无情了,昨日我上了一卷海外番国志,陛下的批复,让我惊忧。”

    万士和的意思很明确,结合自己的部分经验,陛下的确是过分无情了。

    万士和甚至没有说明陛下到底批复了什么,让他如此担惊受怕。

    “无情总比不谙世事的好。”谭纶看向了万士和,他不觉得陛下这些年做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王国光看向了谭纶,叹了口气说道:“稽税院稽税以来,江南仍有拖欠钱粮税赋,和过去不同,这次不是诡寄,而是以实物代银钱,大家都清楚,这实物嘛,文章就多了,劣绅们拉拢贪腐官员,以次充好,看似是交了,其实仍有欠缺,但实物种类繁多,难以统计,稽税院稽税难以处置。”

    “昨日陛下覆户部部议奏疏曰:凡绅矜欠银者,无论多寡,一概奏请褫革功名,奏销革罢三代不录。”

    遮奢户们面对稽税院的催缴,想出了办法,劣绅和贪官勾结到一起,用在江南价值较低的货物,比如瓷器、棉布等物,就是卖不太出去的东西,冲抵税款,这些实物出手不便,还难以计算价值,搞得稽税院头疼不已。

    稽税院只管稽税,账面上,的确是交够了,但实际上,是又逃了一笔。

    户部把这事告诉了陛下,陛下拿出了奏销法,但凡缙绅、官员参与其中,一律造册革罢功名,三代不得考取功名,这直接要了这些望族大户的命,三代不录,三代人没有功名,哪还有望族?

    “苏州、松江、常州、应天四府之地,仅仅革罢功名者就要超过一万三千人。”礼部尚书马自强开口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