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奏简……”赵昊不情不愿。

    王绾笑着宽慰道:“公子无需担心,那么多奏简,老夫会找人处理,只是有两件棘手的事情,还请公子帮老夫想想办法……”

    “什么棘手的事情?”

    “公子请随老夫来……”

    王绾站起身,朝赵昊做了个请的手势。

    赵昊怔了一下,指着身前的菜肴,歪头道:“这些怎么办?等会儿就凉了!”

    王绾有些哭笑不得的摆手:“无妨无妨,等会儿老夫再让人准备更好的!”

    “呵!”

    赵昊呵了一声,面带揶揄的看向王绾:

    “老丞相啊老丞相,你的套路是越来越深了啊!”

    “呵呵,公子这边请!”

    王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领着赵昊去了书房。

    “公子请看,这两则奏简分别是河东郡和九江郡送来的,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王绾来到书房,也没有跟赵昊多言,直接拿出自己抄写的奏简,递给赵昊。

    “呵呵。”

    赵昊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接过奏简,仔细查看。

    隔了片刻,眉头微微皱起,沉默良久。

    王绾也不着急,一边命人端来茶水,一边悠哉悠哉的等候。

    这是赵昊第一次正式处理国家大事,他很珍惜这种机会。

    因为从历史上了解的秦朝,远没有真实接触的详细。

    而且,这种地方上的奏简,更能让他管中窥豹。

    这对他未来实施更多的计划,有非常大的帮助。

    他很谨慎。

    毕竟他不能像始皇帝那样得心应手的处理国家大事。

    沉思良久,赵昊才小心翼翼地给出自己的意见。

    “这两件事,看起来很棘手,但实际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国库还有多少钱?”

    王绾闻言,端茶杯的手顿了顿,随即满脸堆笑的赞赏道:“公子所言极是!”

    那眼中,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之色。

    始皇帝明着让他搞钱,暗着让他教赵昊处理政事,他将两件事完美的揉到了一起。

    可谓煞费苦心。

    赵昊虽然很聪明,但对秦朝的内政不是很了解。

    所以他提出的那些国策,有时候不切实际。

    这便是嬴政希望他能成长的原因。

    而王绾,则是那个引领他成长的领路人。

    “既然老丞相知道是钱的问题,这不就好解决了吗?”

    赵昊面带疑惑的看向王绾。

    王绾笑了笑,道:“那公子知道国库还有多少钱吗?”

    “这我哪知道,你得问治粟内史!”

    赵昊白了王绾一眼,正欲放下奏简。

    这时,却听王绾又道:“不用问治粟内史,老夫也知道,现在国库连两百万钱都拿不出来!”

    “这么少?”

    赵昊面色一诧。

    “嗯。”

    王绾若无其事地点头:“九江郡雪灾,需要五万石粮食,这关系数十万人命,如果处理不好,会激起民变!”

    “各郡县的储备粮仓,除了供给东郡水灾,还可以开放,虽然少,但不至于让黔首饿死!”

    听到这话,赵昊想了想,道:“可以开放粮仓,只是不能多拨,要想给黔首活下去的希望,等秋收之后,才能稳住局势。”

    “………”

    王绾微微一诧,心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