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顺手而为的小伎俩,谈不上什么高明的策略。

    “噢。”李光远对此并不在意,他转而问道:“各国都把佛郎机那片地方当成了自家兵器的试验场,军部可有相仿打算?”

    林羲打趣道:“可以啊,只要你李大人高抬贵手同意拨钱,明儿…不,今儿我回去就签字调运战车跟飞机装船。”

    “得了,什么钱不钱的,还指望咱白白援助啊?”来了兴致的李光远伸出食指晃了晃,“想要军械?那得花钱。”

    “西班牙局势混乱了这么些年,外汇早都见底了。”

    “那就拿真金白银来换,他们不是还剩大几十万斤的黄金储备么?真急眼了,自然会乖乖掏出来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几句,林羲最后颔首道:“看情况吧,我觉着的确可以,那一批老旧战车与其返厂拆了,不如卖掉。”

    他所谓的老旧战车其实就是二六式游击战车和三一式游击战车,前者已显落伍,正在逐步退役,后者则是目前明军主要装备的轻型坦克。

    当年在见识了英法军队用于打破堑壕战僵局的秘密武器之后,大明军事观察团倒不怎么惊讶——这不就是现代版本的盾车吗?

    几百年前,后金军队可是非常擅长以盾车配合重步兵协同推进的,野战情况下很难应对它们。

    英国人的马克、法国人的圣蒙沙,这些笨重、不灵活的铁棺材都没能入明军将领们的眼,真正触动他们的是后来的经典之作——雷诺FT-17轻型坦克。

    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一样,大明的坦克发展历史同样源自FT-17,驾驶舱在前、战斗舱居中、动力舱靠后,这奠定了未来坦克的结构布局。

    同时,其首次应用了可360°旋转的炮塔和板簧悬挂,而且37㎜火炮与8㎜机枪的搭配也很不错,这样兵器让明军将领们意识到在战场上销声匿迹多年的具装铁骑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回归战场了。

    大明对之自然非常重视,欧战落下帷幕不久就陆续购入了上百辆雷诺FT-17,并在自身汽车工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自行发展坦克。

    最早的型号就是二六式游击战车,战斗全重8.2吨,正面装甲16㎜,装备一门38.4㎜短身管火炮和两挺机枪,公路最大速度可达到32㎞/h。

    这是一型在同时期中规中矩的轻型坦克,而大明坦克的风格特点也从它开始——引擎必须是风冷、车内空间尽量宽敞以提高舒适性、宁可牺牲性能也要保证可靠性和勤务性。

    例如这二十六式坦克当时就没有采用100匹马力的水冷汽油机,而是改为85匹马力的风冷汽油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