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旁积起了一堆堆黄铜空弹壳。

    自天上朝下鸟瞰,瓦胡岛中部的原野间到处都在闪烁着光点,正是美军野战炮群拼命射击的炮口焰。

    那些列车炮的威胁更大,重达91㎏的203㎜高爆弹一炮下去就能炸出个直径七米多、深逾两米的弹坑,再坚固的土木工事都只能崩解粉碎。

    当天下午,面对美军凶猛的攻势,十七师四十九团和五〇团的阵地相继失陷,预备队受拦阻炮火的封锁无法及时增援。

    周长风决定暂时放弃硬碰硬的死守,随着命令下达,哈雷瓦地区的明军各部队全线后撤。

    瓦胡岛美军集结了绝大多数防空武器来掩护炮兵阵地,M2高射机枪固然威力不足,但胜在数量多,密集的子弹同样给明军飞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由于感到防空压力倍增,美军在前些天提供B-17轰炸机从本土紧急空运了一批M1型37㎜高射炮到夏威夷大岛,总计26门。

    这些拆散成零部件的高射炮经过几天时间的组装和测试终于可以投入使用,于是美军使用驱逐舰当做快速运输船趁夜把12门M1型高射炮运到了瓦胡岛。

    这种高射炮性能一般,远不及博福斯公司的产品,而且产量也没多少,还要优先提供给远赴西班牙的集团军使用。要不是乔治-马歇尔亲自督促,怕是连这二十几门高射炮都没戏。

    美军现在的高射炮处在青黄不接的尴尬时间段——自己的28㎜和40㎜高射炮性能堪忧,后续订单已经取消,针对厄利孔和博福斯公司的产品的仿制与试生产工作才刚刚完成,定型量产又至少要几十天时间。

    M1型37㎜高射炮以往在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出现过,但是极罕见,所以一点不起眼,完全被明军飞行员抛之脑后。

    有心算无心,如今突然遭遇比高射机枪强劲得多的防空火力,明军飞机为了攻击那些列车炮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但眼下已经不是在意损失和伤亡数字好不好看的关键时刻,不管怎么样,截止这一天日落时分,大多数列车炮已经被炸毁。

    怀厄奈岭北部山麓的临时指挥部中,两盏煤气灯发出明亮的黄色光芒。

    望着面前一个个面露忧色的军官,周长风气定神闲的说道:“不用太担心,美国人冲得这么猛、这么急,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快就没劲了。”

    有人嘿嘿一笑道:“您这话说的叫我想到了个成语,银样蜡枪头,猛是猛,可就是样子货,不顶大用。”

    “这样置之死地的大反击是在透支他们的士气和兵力。”钟德心沉声道:“守住,搞不好他们就不战自溃了。”

    “考爱岛的空军已经补给的差不多了,要飞机有飞机、要炸弹有炸弹。”周长风抬手看了眼手表,“命令,坚守第二道防线四十八小时,再视情况决定后续部署。”

    出于多种考虑,他命令作为仆从军的日本防备军第二旅团搜索大队九百余人在今夜对当面之敌展开夜袭,尽可能搅乱美军的部署,为后撤的明军各部队争取更多的布防时间。

    在美军士兵们的欢呼声中,夜幕逐渐降临,幽深的黑色逐渐吞噬了瓦胡岛,各式各样的鸟叫虫鸣充斥在原野间。

    根据前线官兵的反馈,夜袭的攻击路线选定为美军两支部队的接合部——第7步兵师和第501空降团的阵地之间。

    零点过后便来到了第二天,自认为取得了重大进展的美军上下并不知道疾风暴雨般的夜袭正在悄然逼近。

    7月29日1:17,一连串突兀的枪声撕碎了还算安宁的夜晚,战斗以出乎意料的遭遇战为开端打响。

    猝然,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突杀给给”和“板载”呐喊声响彻哈雷瓦地区遍布弹坑的原野间。

    大批额头上缠着白布条、端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