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辆的坦克和飞机的损失,但相应的人员损失呢?

    民众怎么可能容忍数以百万计的恐怖伤亡——这是对外干涉,不是保家卫国!

    4月16日上午10:00,御前会议在文华殿紧急召开。

    德社最新的官方广播已经赶工翻译完成,回响在偌大的厅堂中。

    「……美国的統治階級在过去的三年里不断地加强军备,数百万军队已经在干涉欧洲的路上。他们无耻地将美国工人和农民的儿子送上战场,让他们在谎言中丧命……」

    「……欧洲劳动人民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应该保卫自己的利益,这是全民性的斗争!我们必须时刻清楚我们的敌人是谁,无情的毁灭英国和美国資本家的野心……」

    “翻书可算翻开新一页了,这下就看他那个什么罗斯福能受得了多少损失喽。”人事阁臣高仲南语气轻松地说道。

    李光远伸手比划道:“两百万,不会再多了。”

    说完,他看向了斜对面的程翰,问道:“督府预估的兵力呢?再说来听听。”

    后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下美国人口计约一万万三千万,适役人口之极限可达两千万,不过较合适的动员数字恐怕也就在千万出头,这个同以前的预估是一致的。”

    林羲淡淡道:“这不是重点,就按眼下的局面,佛郎机跟亚平宁这两处半岛势必是要打大仗的,不过英美回选择哪处作为突破口还不好说。”

    “都多山,不好打,打赢了也没法推进,容易重演欧战那时长久相持的状况。”程翰沉吟道:“最近搜罗的消息挺有意思的,英人似乎要派军到俄国那地方去。”

    “四处挑事,英人终归是英人。”

    “可这样一来,德人必定也要正式插手,到时候便是三线应战啊。”

    “美国兜底,英美携手肯定是耗的起的,就看双方怎么较劲了。”

    当其他人在议论时,站在朱泠婧身旁的周长风却一下子浮想到了许多场面。

    原本还遗憾这个位面再也见不到欧洲大平原上的装甲集群大战了,现在却突然有了转机!

    德社上层对沙俄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蔑,更准确的说是瞧不起沙俄的蓝白两方势力。

    如果红方能凭自身一统沙俄,那自然皆大欢喜,即便红方遭遇挫折、主动求援,德社也只需随意出手便可轻松解决。

    因而迄今为止德社也只派出了紅鷹軍團这样小规模的、名义上是志愿军的部队,而且主要目的是控制巴库油田。

    沙俄广袤土地上的混战还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伦敦方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正式启动了之前束之高阁的干涉计划,决定插手内战。

    此前英国人还在担惊受怕的提防德国人强渡英吉利海峡,可随着战况趋于稳定,这个威胁愈来愈小,英国人立刻就准备在其它战线上搞事情了。

    现在随着美国人正式下场,对沙俄的干涉就更加有可行性了。

    一个星期前,温斯顿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抵达了华盛顿,同富兰克林总统会面商议。

    二人洽谈的主要内容是交换各自意图,接着确定战略方向。

    英国的宗旨是尽可能的维持大英帝国完整、维持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最重要的就是确保殖民地的安全,尤其是印杜。

    美国则期望能够将自己的势力根植在欧洲各地,充作未来施加影响力的据点,并不介意在博弈中打压表面上的盟友英国。

    多年前,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把地缘政治推向全球,在他的理论中,欧亚大陆被称为“世界岛”,他宣称控制了世界岛之心脏——东欧,便等于控制了全世界。

    从地中海到中亚、从印杜到中东亚,这儿云集了富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