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队运输机在12月12日的早晨飞抵科科达镇上空,一个个黑点从机舱中落下,随即绽放为一朵朵蒲公英。

    明军制式的空投补给箱有两种,一种是荷载二百五十斤的立方体木箱,往往用来装食物;另一种则是荷载五百斤的长方体木箱,常用于装弹药。

    十一架三五式运输机一共投下了一百多个补给箱,其中以弹药居多。

    尽管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但士兵们其实并未消耗多少子弹,大部分步枪手只打了几十发子弹,机枪手也就用了二、三百发子弹,差不多相当于小半个基数的弹药。

    炮弹是消耗量最大的,虽然已经比较节省,但依然所剩无几,平均每门64㎜迫击炮只能分到十一发。

    故而,这次空投补给的弹药一大半都是64㎜和80㎜杀爆弹。

    而那些二百五十斤重的补给箱中则塞满了形形色色的食物,每个箱子中包含五十斤面粉和二百斤大米。

    个别特殊箱子里则是一百盒巧克力、六十个水果罐头、一百包十支装香烟、三斤茶叶、三斤白糖,连缝隙中都塞满了报纸和杂志。

    士兵们就像开宝箱一样,每当发现这种补给箱时就会引得欢呼雀跃。

    可以说拉包尔的地勤人员与军需官还是相当人性化的,尽管他们的上司有些不情愿。

    当天,除了早晨的这批物资以外,下午未时,第二批共八架运输机亦悠然飞抵。

    这次主要以食品为主,弹药不多,一共只有十几箱。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连日征战,现在能吃点水果改善伙食,然后大家抽着烟聚在一起看报,这是多么的惬意啊。

    游子陶永远是面无表情的样子,他从头到尾巡察了整支部队,相当满意,可以敏锐的感觉到士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之前虽然几次战斗都以胜利告终,但士兵们已经逐渐因为艰难困苦而变得有些麻木。

    现在,大家的神情终于轻松了些,真正的……眼里有光!

    既然如此,那就该一鼓作气了,否则便是再而衰、三而竭。

    第二天,黎明。

    刚出炉的馒头热气腾腾,香气飘散到了空气中,勾得睡了一宿饥肠辘辘的士兵们分外难受。

    这一夜的休整格外有成效,除了两个步兵排和伤病员驻留于科科达镇,其余官兵再度踏上了泥泞坎坷的南下之路。

    惊惧丧胆的澳军民兵营先遣分队只有小猫二三只逃了回去,他们的描述让第25民兵营主力分外忐忑。

    那些中國人真的有那么厉害和可怕吗?

    不安的情绪悄悄传染了大部分人,第25民兵营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迎来了安南王家陆军的进攻。

    南军的表现欲很强,而且斗志也还不错,至少游子陶对这些安南精兵挑不出太大的毛病来。

    许多南军士兵使用树叶和草束精心伪装自己,披着这样的伪装网从各个方向渗透澳军的阵地。

    还有人则灵活地爬上树,以求最佳视野,他们坐在树杈上用狙击步枪射杀暴露的澳军机枪手或军官。

    随后又时不时的以迫击炮支援连排级的进攻,乃至突然嗷嗷大喊着发起冲击。

    指挥官泰伦斯中校在和营部人员一起前往阵地视察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伏击,原来是一个班的南军在完全没有被察觉的情况下渗透过了战线。

    “砰!砰!”

    “敌军?!他们在哪?!”

    “我看不到、我看不到!”

    “快退回去!保护中校!”

    “轰!”

    多名军官被当场射杀,泰伦斯也被手榴弹炸伤了胳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