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劫匪交火。

    每当明军飞机出现,部署在自来水厂、发电厂、火车站附近的M3型76.2㎜高射炮和M2水冷高射机枪向天空中猛烈开火。

    炮弹在半空中炸出一团团黑色烟云,曳光弹则划出一道道光痕。

    可76.2㎜高射炮只能用来搅乱飞机编队,而12.7㎜高射机枪的有效射高又太近,二者搭配在一起压根没有发挥作用。

    这样徒劳无功的反击除了吓唬敌人给自己壮胆以外毫无意义。

    一些自信且嚣张的明军飞行员甚至在马尼拉上空表演特技飞行,时而螺旋爬升、时而翻筋斗,高射炮发射的炮弹往往在其后边上百米处爆炸,一丁点伤害都没有。

    华裔华侨们兴奋地观摩着这样的场景,而欧美人则神情失落。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依然有忘形了的明军飞机在低空溜圈时被击落。

    这时候,那些欧美人便会振臂欢呼,向升腾起黑烟的方向鼓掌庆贺。

    虽然大家都猜测战火即将蔓延到陆地,但马尼拉这座大都市并未终止运转,一切机构都在正常工作。

    公共交通仍在行动、政府部门仍在办公、商铺集市仍在营业、影院剧场也在播放着电影和按照场次演出,甚至于在大音乐厅中,小有名气的马尼拉交响乐团还在如期举办着他们的演奏。

    「……元帅的副官乔纳森-温莱特将军视察了卡恩塔兵营,军队的决心非常坚定,士兵们正在维护大炮和坦克……」

    无线电广播也未停播,只是关于战争和防务的内容变多了,挤占了一些原本的娱乐节目,市民们从自家的收音机中可以听到总统的演说与号召,还有形形色色的战争新闻。

    明军对于各地军事设施的空袭持续了足足三天,码头、机场、铁路调车场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马尼拉湾上也漂浮着数百颗空投布置的水雷。

    空军结束打击后,接踵而至的大明海军航空兵又对甲米地海军基地实施了猛烈空袭,三七式鱼雷轰炸机使用鱼雷或500㎏重磅炸弹将港区炸得面目全非。

    被炸毁的起重机倒向海里,砸起大片水花;数艘驱逐舰被炸沉在泊位,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重油……

    亚洲舰队所属的潜艇作战单位奉命抓紧时间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前往辽阔无垠的大海猎杀明军运输船。

    为了避免撞上水雷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美军潜艇选择以水下低速潜航来通过已经被封锁的马尼拉湾。

    然而明军空投的水雷可不只是浮于海面的漂雷,还有半潜雷——通过机械控制装置和压缩气瓶,使得水雷恰好稳定在水下一定深度。

    因此,试图离开马尼拉湾的美军潜艇仍然蒙受了损失,毕竟战场上总归会有人倒霉的。

    海豚号(SS-169)潜艇被当场炸沉,全员阵亡;墨鱼号(SS-171)潜艇重伤上浮,但来不及返回甲米地就沉没了。

    最为倒霉的是鲑鱼号(SS-184),这艘潜艇好不容易通过了封锁区,但是因为电池电量耗尽不得不上浮航行充电,可这时候天已大亮,没过多久就被明军飞机扔下的航弹送入了海底。

    10月3日的下午时分,空中侦察表明大量明军舰队正在从西北方向和正北方向逼近,这预示着登陆行动即将到来。

    对于这样的境况,美菲联军早有预料。

    总统奎松虽然在广播节目中表现的自信且激昂,但实际上却心慌意乱,唯麦大帅之命是从。

    司令部遵照战前制订的预案,暂时按兵不动,但几支预备队都在火车站附近集结隐蔽,随时准备增援明军登陆的地方。

    四面环海、岛屿众多的菲律宾可用于登陆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防不胜防,处处设防是不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