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来晚了啊,正巧今天趁早开了一回推演,开始半个钟头了。”

    周某人本就是这儿的常客,参谋处人员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一行人随即去了二层的四号大厅,也就是海战推演间。

    与以前的正规推演一样,现在进行中的推演为了增加实战中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滞后与失真,两边负责推演的参谋都置身于角落的屏风之后。

    那边摆着桌子、挂着地图,命令会由跑腿的人传递给大厅中间负责巨幅沙盘的人,然后再把战况反馈回角落。

    今天进行的推演位置是所罗门海,预想明军夺取所罗门群岛来切断美澳联系,而明军舰队和美军舰队在此交锋。

    “话说,这是分舰队级别的战斗吧?”周长风问道。

    领他来的海军上校点头道:“没错,不是主舰队,主力都在外线游弋。”

    “嗯…舰队决战的推演最近有做过吗?”

    “前些日子连做过几次,这几天倒没有。”

    明美舰队决战的推演通常一年半载就会来上几次,而且每当双方有新锐战舰入役、新战术思想试验就会再次进行推演,二十年以来统共有上百次之多。

    在之前的战斗中,航空兵证明了自身力量,从前设想的大舰巨炮的海战模式自然也要被改写。

    一边调整作战策略、组织模式,一边进行测试、推演来验证。

    即使在三十年代这一时间段,具体到指导思想和战役部署上,大明海军(ICN)和历史上的日本海军(IJN)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虽然因为国力的差异IJN存在兵力劣势,但是USN毕竟是劳师远征,存在劣势,所以有“对美七成论”之说,这个结论指的是IJN只需要相对于USN大约70%的兵力就可以有效抵御之。

    然而后来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上,日本人只争取到了相对于美国人六成的主力舰吨位。

    因为达不到七成,所以日本人就只能采取先削弱再决战的策略,于是便有了著名的“九段渐减邀击作战”。

    【配图】

    大致思路是从一开始就不断派出远洋潜艇骚扰USN,接着以航空母舰进行削弱,再以潜艇进一步削弱,然后派出夜战舰队实施夜间奇袭,最终IJN再让以逸待劳的主力舰队和残缺不全的USN远征舰队进行决战。

    这一策略影响了许多兵器的研发,迷信以小博大的日本人量产了使用氧气的九三式长矛鱼雷,射程与威力都格外惊人,全世界仅此一家。

    然而,理想很丰满,实际情况众所周知很骨感。

    相对于因为天然存在劣势而偏执、极端的日本人,明人针对美国人的策略就要从容很多了。

    大明的主力舰吨位有43.5万吨之多,因为海军规模和地缘因素,明人认定己方不会有兵力劣势。

    除非美国人失心疯,宁可完全放弃大西洋和欧洲利益,冒着英法德之一崛起的代价也要全力以赴。

    实际上,大明朝廷和军部一直认为只需要迫使美国方面知难而退即可——老老实实当美洲大陆的霸主就行了,别打亚洲的主意。

    因此从根源上来说,ICN的指导思想永远是威慑大于决战。

    既然是威慑,那自然要追求以最小的代价迫使USN退却,从新锐的永乐级战列舰的设计上就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她的主装甲带只有304㎜、内倾16°的及格水平,但甲板装甲却格外优异,达240㎜之多,占用了非常多的吨位。

    而她那发射钨合金超重弹的主炮拥有极佳的远距离水平穿甲深度,试制三九式416㎜穿甲弹重达1410㎏。

    同时,她还拥有大约33节的航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