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算是认可这个估算。

    算盘珠噼里啪啦的碰撞声响了起来,李光远三两下就算出了大概数据。

    “这支大军输送至澳洲总计需占用……三百一十二万吨运力,全数上岸开攻以后,每日需要耗用五千一百吨物资。”

    “日耗物资算得比较理想,实际要考虑因袭击受损,还有变质腐坏,得另加五成。”程翰平淡地说道:“但这不难达到。”

    见二人你来我往了一阵子,林羲也表态道:“单单这样看的确容易,但进攻澳洲不可避免会同美交恶,这便会牵扯出众多战事。”

    只着眼于澳洲一地肯定不行,一旦美国掺和其中,那整个太平洋都得燃起战火。

    首先,美国人仍然赖在日本大阪、京都、爱知等地,那儿的地面部队倒没什么用,可潜艇单位却不容忽视。

    其次,菲律宾也得尽快解决,美国人在此经营数十年之久,要塞和永备工事一应俱全。

    两地皆可部署潜艇和远程轰炸机,能够对大明的海上运输线和内陆城市构成严重威胁。

    B-17B轰炸机的航程可达3000㎞,从菲律宾起飞能够抵达长沙和南昌一线,从日本起飞能够直接威胁京师应天府。

    大都督府预计解决赖在日本的美军只需要两个步兵师,再搭配一些扶持的仆从军即可。

    而菲律宾则比较棘手,那儿不仅有美菲十五万大军,还有严密的永备工事。

    虽然海军条约的子条约中限制美国人在菲律宾部署坦克和重型火炮,但现在距离到期已经过去了两年之久,联邦政府可没闲着,这两年以来一直在源源不断的拨款。

    钞能力搭配当地无数土著廉价劳动力,巴丹要塞区的坚固程度可以说一个月一个样。

    “对吕宋的围攻至关重要,美国人意图让它成为拖延我国朝的流血地,我们得想方设法尽快将之夺下。”

    “依照多年以来制订的策略,陆军需要投入至少六个师,还有四到五个野战重炮旅,两个攻城重炮旅。”

    程翰简介了一下针对家门口的威胁的解决办法。

    “饶是如此,大概也没法短期拿下,要塞终归是要塞。”马明利说道。

    几名军部人士都沉默不语,无法反驳,因为没人敢保证能快速解决依托坚固防线的十多万敌军。

    这也是双方的矛盾之所在,反对方认为如果没法快速平定吕宋的话,大明在战略上就处于被动状态。

    一边被牵制着大量精锐部队和重武器,一边还会被潜艇和轰炸机威胁。

    就这还要跨越半个地球向澳洲投送另一支大军?简直是拿社稷安危开玩笑。

    如果先等拿下吕宋再进攻澳洲呢?那可能都过去一年了,澳洲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动员、扩军;美国也有时间调遣大西洋舰队,同时向澳洲派去援军。

    这正是菲律宾的恶心之处,显然,美国人宁可亏钱也要坚持盘踞的做法到底是有效的,极大的限制了大明的步伐。

    不过周长风自然不像其他人一样心里没底,他大致清楚历史上的情况——只要不蛮干,巴丹要塞区一样能够快速拿下。

    诚然,英美面对大明不像历史上面对日本时心存轻蔑,所以对远东地区的防务更用心,但大明的国力也不是日本能够比拟的。

    这一点,在之前平定南洋的一系列战斗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嗯…各位,我讲一下个人看法。”

    周长风刚一开口,十几道目光一下子就汇集而来。

    他侃侃道:“前期的野战抛开不说,单论最后对于要塞区的进攻,我认为方法合适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可以解决。”

    为了避免身份特殊而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