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此刻,大英帝国的内阁与外交部却在不停的打口水战,外交部警告此举的后果难以预计,并且严重损害英国的声誉。

    外交部建议只对挪威和瑞典继续施加外交压力,不要做过激举动。

    然而内阁大臣们已经达成了一致,决心继续推进大方案的实施。

    11月16日早晨,伦敦的天色阴沉沉的,似乎又要下雨。

    外交大臣弗雷德里克召见了挪威驻英国大使,十分和蔼的向与他闲聊了一会。

    然而大使清楚对方必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表现得有些局促与紧张。

    在闲聊过后,外交大臣义正言辞的表达了大英帝国对于最近德国方面的违约举措的警惕,以及德国海军侵犯挪威领海的关切。

    他严肃地表态道:“现在的局面很糟糕,英国政府被迫采取有效的处置手段来制裁德国,其中一方面就是阻止(德国)军舰和商船通过挪威领海。”

    紧接着,他又强调了一句更加充满火药味的话——如有必要,皇家海军将有可能在挪威领海中执行战斗任务。

    英国外交大臣的话让挪威大使大惊失色,身为使节的从容淡定在这一刻几乎被洪流似的言辞冲了个干净。

    尽管弗雷德里克一直表现的颇为和蔼,也不存在威胁、警告的语气,但依旧让大使感觉自己如坠冰窟。

    在返回大使馆之后,大使立刻向首都奥斯陆发回了紧急电报。

    他忧心忡忡地对身旁的其他人说:“我们恐怕很难置身事外了,最令人恐惧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战争正在逼近。”

    大使馆武官也叹息道:“这确实是最坏的情况,德国人肯定会将英国人的举动视作军事挑衅,他们的战争机器要发动了,战争会波及挪威的。”

    大使馆内充斥着消极与悲观的氛围,每个人都忧心忡忡。

    他们都十分无奈,这也是小国的悲哀——想要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是极难的。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挪威政府就英国方面给予的“通知”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最终的共识是,仍然要千方百计尝试阻止英国人的行动,但是,假如没有效果、别无选择的话,那么坚决不能站在德国人的那边,同时开始全力备战和动员。

    挪威方面之后给予的答复显得有些“怂”——政府没有出面,而是由挪威国王向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致信,而致信内容显然正是挪威政府认同的。

    「……挪威领海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区域实在是让人沮丧和担心,希望国王陛下设法制止这样的行动。否则,挪威王国会被迫卷入战争,那会让主权和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威胁……」

    好家伙,你们挪威人几个意思?

    挪威方面“不走寻常路”的回应让英国内阁十分无语——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呗,还不敢正面答复?

    还真别说,尽管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标杆,英国国王的主要权力都被剥夺、转让给了首相和议会,然而剩余权力依旧有不少。

    比如说……直接任命首相,乃至直接解散议会。

    只不过任何理智的国王都不会在正常情况下行使这些权力,因为这样的举措无疑会导致宪法危机,让国王和王室的存在受到质疑,搞不好就直接玩脱了。

    放着好好的吉祥物不当,非要折腾是吧?那还要你这个国王干什么?

    所以乔治六世对此爱莫能助,他只是在回信中宽慰了几句,并保证如果出现意外,大英帝国武装力量会保护挪威免受威胁。

    挪威方面如此不情愿,瑞典也一样,两个北欧小国都表现得非常消极。

    为了迫使他们让步,英国外交部向荷兰、丹麦、比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