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惊讶之余,周长风大喜过望。

    吧唧—吧唧—吧唧——

    其中之妙处非同寻常,着实滋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翌日,一清早,迷迷糊糊的周长风是被身畔的夏筱诗起床的动静给弄醒的。

    他睁开双眼,见她蹑手蹑脚地掀开被子下床,便开口道:“现在几点了?要去学校了?”

    “卯时过半了吧,你要不再睡会。”

    “不用了,平常也差不多是这个点,习惯了。”

    同样是穿衣洗漱,女人无论多粗略都还是会比男人慢上一些。

    待周长风已经洗漱完毕,居室内的夏筱诗才将穿好衣裳。

    稍后等她去东厢房做早饭的时候,无所事事的周长风便顺手打开了家门口的信箱,从中取出了一大沓信件。

    他自上而下翻看了一遍,感觉都不太重要,唯有李书业和恒光公司的纸质电报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段时间里,恒光公司的曹少勋与王莱二人已经依照周某人提出的技术指标完成了新型冲锋枪的设计。

    样枪经过初步测试以后又接受了两次进一步的修改,但都只是小幅度的微调,如此得到了“原型改二”。

    从信件的措辞就可以看出,对于这型冲锋枪的评估表现,恒光公司表现得十分纠结和矛盾。

    一方面,测试结果确实不错,这是事实,不是瞎编出来的;另一方面,长期的惯性思维匡束了人们,主观上对它没有信心。

    啧,像极了迂腐古板的人面对新事物时的样子。

    恒光公司把两支“原型改二”邮寄到了陆战一团在江心洲的驻地,用于给周长风亲自审定点评。

    算算日子的话,应该这两天就到了。

    东厢房中,夏筱诗将打开了一个方肉罐头,将里头的一整块肉给倒了出来,然后挥刀将之切成小指厚的薄块。

    这并非纯粹由肥肉与瘦肉组成的,而是一种午餐肉罐头,即由淀粉与肉糜混合制成。

    在历史上,午餐肉罐头发源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一位明尼苏达州的食品商人之子发明了这种淀粉和肉糜混合制成的肉罐头,主打的就是价格低廉——当时低迷的经济让许多美国民众穷的只能吃土豆果腹,吃不起肉,而价格仅有普通肉类三分之一的午餐肉因此颇受欢迎。

    但如今却有所区别,这种肉罐头大约诞生于至昌二十年左右的大明。

    因为庞大的人口导致物质供应难以满足百姓们的需求,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有余钱能隔三差五吃上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敞开吃肉自古以来都是极有面子的。

    为此,嗅到了商机的食品公司商人为了扩大下层市场,琢磨出了这样的廉价肉罐头,目标消费者就是普通人,最后顺理成章的受到了囊中羞涩的普罗大众的欢迎。

    煎、炸、闷、炒、蒸……将这玩意用各种烹饪方法做成不同的菜肴几乎成了一代大明女性的必备本事。

    现在经过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物质供应越发充裕,生活水平上升,原本流行于市民阶层的午餐肉罐头便开始自然下移。

    夏筱诗采购这玩意主要是觉得它方便煎炸,偶尔换口味,只要不天天吃它,其实口感倒也不错。

    起锅烧油,将十几个薄肉块平铺,高温炙烤下滋啦滋啦的声音充斥着厨屋。

    稍后再烧一锅水,下一把面条,打两个蛋,撒些葱花,平平无奇的一顿早饭就这样完工了。

    从后世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大早上吃这样高碳水的饮食,而且还是煎炸的,可以说非常之不健康,但在这个年代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健康与否的必要性?

    “快赶不及了,我先走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