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的战略轰炸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

    当然,这其实是后世的人们站在历史制高点所做出的点评和分类,当下各国对这方面的概念可没有统一的定义,大家只是按各自的需求对航空兵部队进行建设。

    早在二十年前,大明就有人提出建设专业的远程轰炸机单位,构想在战时可以对沙俄的库兹巴斯工业区进行轰炸。

    而随着航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重型、远程轰炸机的发展出现了可行性,故而大明军部便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提出了包括“打击西伯利亚铁路枢纽”和“打击乌拉尔工业区”在内的一系列构想。

    同时,秋明、叶卡捷琳堡、鄂木斯克、托木斯克等城市亦是计划中的轰炸目标。

    作为沙俄的工业精华,乌拉尔工业区云集了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部门,而库兹巴斯工业区则是煤炭、石油、重型机械生产的重地,对这些地方进行轰炸的效果绝对是可观的。

    在结束了这一天的草稿叙述和修改以后,周长风和沐煜借着兴致继续聊起了战略轰炸。

    后者有些期待地说:“据情报所言,前年的时候,美国陆航招标了能够远程飞行的大型轰炸机,波音公司的产品性能最佳,不过由于价格昂贵而没大量采购。空军这边听到风声以后也琢磨着跟进,今年应该可以首飞吧。”

    “远程轰炸机?”周长风想了想,问道:“密级很高吧?我一点消息都没听说过。”

    “那是自然,招标是公开的,但是具体进展却保密至今。”

    “嗯,希望早点出成果吧。”

    前年春季,美国陆航发出了关于重型轰炸机的招标书,要求携带2000㎏炸弹飞行8000㎞,这意味着可以横跨太平洋或者大西洋,这是一个侧重于可行性验证的计划。

    但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因而陆航在次年调整了要求,携带900㎏炸弹飞行3000㎞即可,胜出者可获得至少二百架的大订单。

    道格拉斯、马丁、波音等公司都参与了竞标,其中表现最为优秀的就是波音公司的产品,然而由于其采购价高达二十万美元,是其它公司产品的两倍,囊中羞涩的美国陆航最终选择了道格拉斯的B-18轰炸机。

    不过,由于波音的产品过于优秀,纠结再三的陆航最终还是咬牙采购了十几架,编号为YB-17。

    美国人的动作无疑刺激到了大洋彼岸的明人。

    倘若装备这型飞机的轰炸机单位部署在菲律宾,那就意味着琼州、广州、福州、泉州、达鼓都在有效打击范围之内,甚至可以威胁到内陆的长沙与南昌。

    因此,本打算慢慢研发远程轰炸机的大明军部不得不加快了脚步,同时还正式发布了关于重型战斗机的招标书。

    这是由于空军方面认为普通的战斗机无法有效拦截成群结队的重型轰炸机,因而必须装备一种火力格外强大、飞行速度足够的战斗机,如此才能保护帝国苍穹免受侵犯。

    在周长风看来,大明空军的发展没什么毛病可言,既没有好高骛远也没有脱离实际,很健康。

    而且就整体氛围来说,比起明显能感觉到暮气的陆军和海军,大明空军给他的感觉就是朝气蓬勃和欣欣向荣。

    同样是高级将领们开会,空军那边一眼看过去普遍都是四、五十岁,比陆海两军平均六十岁要年轻十岁有余。

    平均文化程度很高,军种成立时间既短又独立,种种因素让大明空军成为了代表如今中國军人风貌最高水准的地方。

    讲真的,周长风一度很想去那儿服役,但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毕竟隔行如隔山,空降作战复杂至极,自己那些皮毛知识没什么用。

    同时空军也与宪政会、国人会、日月社这些主流的中、中右黨派不怎么对付,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