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分队。

    原本拨发给50旅的武器装备虽然被截留了相当一部分,但剩余的数量依旧不少,包括:

    1800支毛瑟Kar98k步枪、200支斯太尔MP34冲锋枪、120挺MG13轻机枪、30挺MG34通用机枪、20门GrW34型80㎜迫击炮、4门FK16型75㎜野战炮。

    除此之外还有2000顶M35钢盔、2000个M30防毒面具,以及一些汽油发电机、Atsc33型电话机、无线电台等技术装备。

    可以说轻武器装备是十分不错的,甚至可以称得上奢华二字。

    这年头的冲锋枪可不是使用冲压工艺的铁皮壳子,而是实打实用的切削工艺的产物,MP34的机匣和枪机都是使用优质钢材一点点铣、削、钻出来的,质感极佳。

    而MG34更是如此,可谓是德国式的精工细作的直接体现,近乎相当于将几块加起来重达50㎏的钢材切削为主要机件的,制造它需消耗超过150工时。

    德国人竟愿意无偿提供这些价格不菲的新锐兵器,而不是用老旧的水冷重机枪MG08来搪塞?

    但是…轻武器这么新锐,重武器咋就拉胯了?

    要知道FK16型75㎜野战炮是以欧战时期的老旧玩意改造而来的,与之相比,新锐的Le.FH18型105㎜榴弹炮多好啊。

    【历史上德国人为了规避合约,在兵器研发掩人耳目,把许多新武器的编号都定为18,从而佯装是欧战时期的产物。为不妨碍理解,不予变动。】

    原本为十二门制的炮兵群现在只有四门炮,还是三英寸级别的轻型火炮,这能顶啥用?

    缺少重装备的状况让周长风颇为焦虑,左思右想之余,他对共和军的失望又多了一分。

    听说几个派系最近正在进行激烈的权力斗争?甚至在临时首都瓦伦西亚的郊区出现了公然袭杀的恶劣事件?

    这些烂泥扶不上墙的西班牙人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只能靠自己。

    心情不佳的周长风离开了别墅的办公处,走到了外围的驻地散步散心。

    走着走着,他看到一群年轻的战士正兴致勃勃地围着一个中年人,后者正在高声朗诵着什么。

    询问过后他才知道这个中年人是从美国来的,是一名作家和诗人,现在大家正饶有兴致地听他朗诵自己的作品。

    “美国不是禁止公民来西班牙吗?你是怎么过来的?”周长风好奇地问道。

    那名中年人很不以为意地答道:“但是贸易没有停止,我躲在了轮船货舱,五天就到了。”

    just 5 days???

    这时旁边有人不甘示弱地说:“我为了离开俄国,当时直接扒在了火车车厢底下。”

    一名法国青年叹了口气,沉声道:“你们至少成功抵达了。半个月前,翻越比利牛斯山过境时,我的好朋友摔落了山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