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的兵士忙碌着,约莫半个时辰左右,第二项的赛道,终于布置完毕。

    场下休息的二人,皆是起身,来到起点,准备站上各自的战车。

    就在这时,昭和仁川开口了,他对着旁边的兵士示意,要求换乘其他战车。

    这一幕,看得文宣眉头微皱,他以为昭和仁川是对他们准备的战车不信任,才如此开口。

    就连台下的百姓,也是这般所想,可在了解昭和仁川的意图后,百姓的脸色有些震惊。

    昭和仁川的换乘,并非出自不信任,而是要求增加马匹数,直接给他加到六匹。

    本来给二人准备的战车马匹是二,这也是出自对二人人身安全的保护。

    御车不像其他五艺,是带有危险的,毕竟驾驭的是军马,就算经过长时间磨合,挑选的军马性子平稳。

    但很难有人保证,御车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只需一次意外,就会导致战车翻车,马儿受惊,要是摔下来,还是有风险的。

    所以,为了降低风险,这次的御车,只准备两匹,但没想到昭和仁川竟然直接提出加匹,而且还是上到最高的六匹。

    马匹数量越多,操纵难度就越大,不可控的事也就越多。

    昭和仁川这么做,文宣、苏祁安等人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所在。

    想在第二项中,证明自己的能力,找回第一场失掉的面子。

    就如苏祁安在“射”艺上,给他漏了一手,让昭和仁川知道,二人在箭术上,是有一座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一样的道理。

    昭和仁川的增加马匹数,并不违规,如果真有能力操纵六匹,反而会让他在御车上大出风头。

    文宣上前,认真地询问了昭和仁川几次,在确定他执意如此,并且还签下意外责任书后,方才同意给他增加马匹。

    昭和仁川的举动,确实吸引到了无数百姓目光。

    六匹的御车,而且驾驭的还是战车,在京都城都是罕见。

    就连包间内的诸多大臣,纷纷起身,走到看台前,想要目睹这罕见的一幕。

    昭和仁川的换车,引来一大批目光,唯独苏祁安岿然不动,他脸色平静,直接上了自己的两匹战车,默默等待第二项开始。

    在御车比试上,增加马匹,并不会影响最后的比试结果,也就是出出风头而已。

    如果苏祁安率先抵达终点,哪怕是两匹驾驭,也会判断他取胜。

    在苏祁安看来,两匹也好,六匹也罢,在把握有机会获胜的前提下,还是以稳妥为主。

    就算出现最坏的结果,第二项的御车,苏祁安输了,双方也是一比一打平,并不会有什么心态失衡。

    可以说,第二项苏祁安是毫无负担的上阵,无论是赢是输,一切尽力就好。

    反而压力最大的是昭和仁川,看似自己举动风光无限,但承受的压力很大。

    这一局,无论如何,昭和仁川都要使出百分之两百的实力,给自己证明,自己不弱于苏祁安。

    增加的马匹很快换好,两辆战车并排而列,光看战车的规模,昭和仁川的战车就比苏祁安要大上一倍不止,气势上都带着碾压之势,

    随着二人就绪,伴随着命令声响起,二人的马绳狠狠抽打马的屁股。

    军马嘶鸣,狠狠踩踏地面,朝着前方猛然冲去,战车的轮子飞速旋转。

    只有亲自操纵驾驭,才能感受到战车的速度,那种感觉,和马车、骑马完全不同。

    战车飞快前进,哪怕车上只有一人,但给人一种千军万马的气势。

    一辆战车就有如此气势,很难想象,如果是千乘、万乘,那不得地动山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