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如此做事的话,若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弊端远远大于收益……也有可能有不知道的利益冲突存在,我们所获得消息不够充足,没能分析出来冲突点在哪,那么就存在,我们被冯总管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具体情况到底如何需要你们三位分析,但送美人给冯二十二,没有什么可诟病之处,冯总管也没法因此去找吾家阿兄告状。至于那美人,不管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对她来说,冯家都是不错的选择。」

    高大内官能跟随李三郎五十年,从临淄王到太上皇,最后听闻李三郎山陵崩,北望号恸,呕血而卒,能被李三郎倚重,又被后世称为第一贤宦,真不是谨慎忠心就能简单概括的。祖龙活着的时候,赵高也很谨慎忠心,可将鲍鱼装上车的时候,他同样很谨慎。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作为第四代的高大内官表现那么出色,固然和年幼时的经历有那么一些关系,但更多的还是他天资聪颖。不然那么多被充入宫廷的人,那么多忠心耿耿混成皇帝贴身大伴的人,为何就他在历史上留下贤名?

    另一个和他同样留下贤名的是七次出海的那位三宝太监,但论对朝堂的影响,后面这位连当小弟都有些不够看。而其余对朝堂影响很大的大内官,从赵高到十常侍,从李辅国到魏忠贤,名声之大,丝毫不弱于赵高放到车上的那些鲍鱼。

    「……」唐俭直接坐回他自己的矮榻,解下腰间玉带放到一旁,声音没有波澜地说道。「王爷,某不知道是何原因,但某能感觉得到你对岭南那头的厌恶,仅次于原来的倭国。」

    「错。」李元婴果断否认道。「唐傅,某从没有厌恶过岭南。」

    李靖和魏徵相视一眼,同声说道:「我们亦有同感。」

    李元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