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

    佛门的群人从路线走得比道门高超,典故也讲得更符合普罗大众的喜欢。比如割肉饲鹰,比如以身喂虎,比如阿难七梦,比如磨砖作镜,比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唐朝稻米的种植已经扩撒到黄河沿岸,桂圆在魏晋时期就是晒干的龙眼的名称。红枣粥、桂圆粥、枸杞粥等滋补粥品,在权贵之家都不是什么稀奇的粥品,李凤又带来若干海蟹、海虾和海鱼,八种粥品随意选择外加各色小菜。

    李元婴吃了七成饱,便放下碗快,以免一会船只颠簸的时候,浪费粮食。

    船行在烟波浩渺的大野泽,微风习习,水面鸥鹭翔集。芦荡起伏间荷叶也随风起舞,李元婴坐在艨艟小舰上,看着远处等待的渔船,想到阮小二唱的渔歌,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不禁想到辜汤生的种花家的精神,在种花家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孩子般的生活。已经被逼上梁山的阮小二,依然认为赵管家是好的,坏的是酷吏和赃官,赵管家只是被他们蒙蔽了。

    “幼弟,此处比曲江池多了许多野趣。”李元礼半眯着眼睛,欣赏眼前的湖光山色,二兄将两处大湖都划给幼弟……河道疏浚得确实不错,某坐船北上,舟行甚速。

    李元婴看了眼李元礼,散漫地笑道:“阿兄,此处用不了多久,便会楼阁鳞次栉比,繁华不弱于洛阳。”

    明大运河通航后,运河沿岸的主要城镇,都迎来了快速膨胀的发展阶段,决堤之后河水漫灌需要时间……没看错,就是漫灌,周围的农户已经都被迁移离开,并许诺他们,若是愿意,两年之后可以搬回来居住。大唐不是后世房地产大爆发时代,没有达到寸土寸金的紧张程度。就算人口达到一亿,也比鹰酱人口少很多,人均大别野的要求,完全能够满足。

    是滴,某要规划发展大唐房地产事业,二十年之后,争取在某些州府达到寸土寸金,那代表着无数的小钱钱,进一步掏空世家大族和豪富巨贾的钱袋子,别收庶民黔首的税爽多了。

    “那滕州呢,你总不会说它的繁华不弱于长安吧?”李凤轻拍李元婴的后脑勺,调侃道。

    竖子说话惯会漫无边际,想要繁华需要有足够的人口,大野泽周围才有多少户?连梁山那头都算上,恐怕也没有五百户。

    “山人自有妙计。”李元婴捂着后脑勺,防止某人再次偷袭,梗着脖子说道。“不光滕州,阿兄也要在青州划出块地来任某改造,某保证让你那里也会繁华起来。”

    李凤哑然失笑,手指着李元婴的鼻子,却转头看向李元礼和李元懿,说道:“十兄、十三兄你们可要帮我作证,免得某位竖子言而无信,若是青州繁华不起来,某要去阿兄那里告状!”

    某在青州不是一年两年,对那里不说是了如指掌,那也是知之甚详,某怎么就看不出来,哪里能让它繁华起来?

    “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岂发乎?”李元婴远离李凤的手指,惫懒地说道。“某的侍读刘布有新法晒制海盐,青州有海,阿兄准许他忙完霸桥事宜,来青州选地。”

    蔬菜大棚的试验,需要时间,而且要先在洪泽湖那里试验,靠近淮河,冬天温度能比青州高一点点,要忙的事情有点多,某什么时候才能时间自由呢?某不想当带有黑眼圈的时间管理大师,更不想写书出版,带坏大唐淳朴的人们。

    ……

    李凤震惊得瞠目结舌,呆呆地看着李元婴……煮海为盐,还是官方许可的盐场,青州不止是繁华,而是很繁华,相当繁华……等等!勐然回过神,冷静下来,说道:“原来便有盐场,产量只能算是尚可,品质无法与川蜀的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