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泰山玉皇顶。

    皇帝伸手虚拂,他面前那只麒麟像是看懂了他的意思,轻踏虚空,对皇帝连点五次头,蹄下生出祥光如云,转眼重归天地,消失远去。

    皇帝足下以五色土上升形成的通天之阶,开始回落。

    最终,落回泰山之巅的夯土台上。

    此时,董仲舒,姜堰,老丞相公孙弘,并肩来到山顶下的石阶最后一阶处,献上玉牒石检。

    石检便是封禅时,置于封禅坛旁边,用以封闭玉牒,厚一尺,方五尺的大石板。

    玉牒则是写着皇帝的姓氏名讳,出身来历,用来记录他告天祈愿目标的书卷,最高规格为玉质简书。

    石捡内有凹槽,将玉牒置于其中,秘而不宣。

    其外再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为泥,封堵。

    石捡会留在玉皇顶,距天最近的地方。

    封禅仪式的尾声,是皇帝在泰山之巅,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

    皇帝对前边的步骤郑重其事,到了歌颂自身功德的时候,却不太重视。

    原因是他觉得自己春秋鼎盛,帝业不过是刚开始,现在书写身后名,还太早。

    皇帝执笔一挥,在泰山绝巅的封禅石上,写下‘威慑十方’四个大字,作为封禅祈愿的目标。

    此时祭天封禅,正好十个步骤。

    山下的一座小丘上,太子也在拾土,增地之厚,如一种传承!

    当封禅临近尾声,泰山上那种神秘古老的阵纹,再次浮现。

    古老的先民不知用什么样的手段,布设了这封禅台,其内秘密层出。

    当封禅圆满的一刻,整个神州大地以泰山为核心,地脉之气再次增长。

    山顶沐浴五色之光,与天相接,仿佛有一条仙人之阶,攀上天之尽头。

    殷商前的古籍曾有记载,更久远前的时间里,天地气机厚重,封禅到最后一步,天地气机会浇筑出一条通天路,供人间帝王行走到天的尽头。其上有仙人授法传道,为帝王解惑。

    但如今,这种通天的五色道路,只剩下一个虚幻的影子。

    不过封禅结束,大汉国运攀升明显,连虚空当中,似乎都带着蒙蒙紫意。

    封禅得天共鸣,后续的大汉,天地之气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将始终处于增长状态。

    皇帝看向起身结束修行的卫青:

    “卫卿借此次封禅突破,不妨继续接纳天地气机,稳固修行,不必急于陪朕下山。”

    卫青躬身执礼,瞅瞅霍去病,将帝钺放在了自家外甥面前。

    皇帝则取出麒麟送瑞,献宝给自己的那颗珠子,足有拳头大。

    珠内流溢生辉,仿佛封存着一汪小湖。

    这麒麟所献宝珠,大有来历,是皇帝封禅的主要收获之一。

    珠中之水名甘露盈庭,是传说中不存在于凡间的灵水。

    这种水对应气运,还能治疗种种疾病,健康的人喝了则可以延寿。

    麒麟将其送给皇帝,寓指他是一名长寿的帝王。

    此时,皇帝和卫青都生出感应,往依旧盘坐的霍去病看去。

    其识海内的灵蓍兵符,正从古井中撰取出两枚符号,连带他身体内外的气机,也有了变化。

    两枚符号,一枚为淡金色,还有一枚却呈紫色,首次出现。

    紫色是大汉的国运之气,这符号显然对应着封禅。

    霍去病体内力量,随封禅大典接近尾声,亦达到临界点,处在五阶小兵府境后期。

    感应中,一股天地气息,正不断融入扩张着无中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