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骊山方向。”

    “秦皇陵?”

    众人在猜测,瞩目紫气上升的方向。

    阴阳家姜堰站在皇帝身畔,伸手对着那个方向虚握,凭空采气,眼中有奇异的五色神光在流转。

    不久后他有了发现,道:“是地脉之气在喷薄,从秦皇陵所在的骊山下涌出。

    只是这次涌出的地脉之气更厚重,所以造成了地龙翻身的动静。”

    姜堰回身对皇帝施礼,道:“陛下,此为吉兆,是神州地脉灵气在增长,全因我大汉击败匈奴,西域诸国,吸纳他们的国运。

    国运增,则诸事相辅,天地协同。”

    又道:“臣所修阴阳一脉,观天地五行之变。可断言,未来数年,我大汉国境都将风调雨顺,谷丰物满,陛下功业千秋。”

    霍去病就在皇帝身畔,而另一边还站着从北关回来不久的卫青。

    “陛下不日就要登泰山封禅,臣笃定,届时还会有大吉之兆显现!”

    姜堰的阴阳家修行,能洞察天地气机变化。

    而这种气机和汉之国运交融,会被封禅引动。

    即将到来的封禅告天地,对皇帝,甚至对整个大汉都有益处。

    皇帝欣然颔首。

    很快,众人各自散去休息。

    明日开始狩猎。

    皎月升空。

    大汉西关外,汉军击溃的羌族营寨旧地。

    此刻残破的废墟中,出现了八名僧众。

    他们在身毒国的万千佛徒里,被称作八正道。

    所谓八正道即求入定心境,对应八种小乘佛法,以求超脱。

    他们所修讲究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洞见世间诸般定因,寻找佛的真谛。

    八人分别是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正见。

    “继续往东便是汉人国境。

    六入,五蕴皆因一名汉将归寂入灭。前不久德里城中出现的那道气机,锋芒之盛,据说连无相昧也受了伤,同样是因为那名汉将,亦可见这汉土非善地。

    无相昧命我们东来,是探查虚实,不求传播教义,没必要入汉境。”

    为首的正思僧方面大耳,肤色黝黑,短发带着自然的卷曲。

    早期僧众并不要求剃度,斩断世间的三千烦恼,所以并非都是光头。

    “若不入汉,如何完成无相昧的要求。”

    八人中排行最小的正见僧,只有二十八九岁模样,肤色同样有着身毒人特有的黝黑,鼻梁有些塌,嘴唇偏厚,常人身形。

    “可用正思正觉因果经,聆听众生心声。

    夜色将至,我等诵经,进入汉地民众梦境,在梦中与他们结下因果。则其以后所思所想,皆受佛因影响,可知诸事。”正思说。

    其他几个僧众颔首道:

    “此方法最稳妥,不虑会被发现。”

    “但普通民众所知不多,还要有些辅助,方可完成无相昧吩咐。”

    另一僧众仰头,看见天空有一大鸟在飞行。

    他低吟道:“唵-叭-弥!”

    那雄鹰般的大鸟听到他的佛音,缓缓收翅,从空中落到僧众抬起的胳膊上。

    僧众屈指结印,将四道佛印压在雄鹰眉心。

    此为六根印,对应眼耳口鼻,名开慧,仿佛在启迪鹰的智慧。

    当僧众振臂,雄鹰重新飞上苍穹。

    而僧众眼神变化,像是拥有了雄鹰的视角。

    随着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