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曹军开始向山越叛军的主力合围。

    曹操和周瑜来势汹汹,誓要在刘俭好战争准备之前将叛军主力合围,全部歼灭。

    曹操和周瑜的心中已经有了把握,有了底。

    相对于曹军的准备充分,山越叛军则完全没有什么把握。

    之前会稽郡和丹阳郡的山越叛军,在曹军的攻击之中,节节败退,同时还被曹操掠夺了很多人口充军。

    剩下的这些的山越叛军实力不足。

    根本无法抵抗曹军,这一次造反也不过是为了响应刘俭应应景,哪曾想曹操正愁没有理由返回江东。

    对于山越叛军来说,曹操南下使他们一片绝望。

    江东的平叛之战随着曹操南下全面爆发,而此时此刻,关羽则是在曹操南下之后,顺利入驻了寿春。

    在拿下寿春和阴陵之后,他立刻派人飞马西向,向刘俭禀报此事。

    但其实,在关羽向刘俭禀报情况之前,刘俭对刘备就已经做出了针对江东的军事安排。

    刘备在徐州,麾下有一支成建制的水军,指挥这支水军的人是将军太史慈。

    水师的最初筹建还是在刘备占据徐州,而水师的大体成型则是在三年前。

    三年前,诸葛亮与曹操谈定了商贸互市,以及沿海口岸的建设,而在那时候起,刘备就在徐州沿海打造完成了一支人数约五千人,各类战船二百多艘的水师。

    这支水师里不仅有适合内河作战的轻型船只,也有适合外海作战的大型海船。

    这支水师的统领这就是刘俭和刘备书信商议之后,一同选出来的太史慈,为了建立水师训练水兵顺便熟悉水战,太史慈一直都没有参与到与江南的各场大战之中。

    一直到刘俭征服益州之前,太史慈少有功绩。

    在和他同期加入刘俭麾下的诸多将军纷纷进位将军的时候,只有太史慈是落后的。

    刘俭觉得太史慈可能会着急,心有怨言,不过刘备却说太史慈没有丝毫的怨言,勤勤恳恳的筹建水师,没有对自己的职位不曾提升有怨言。

    对此,刘俭感到很满意,太史慈的心性可堪大用。

    于是,从两年前开始,刘俭让刘备不断授意太史慈开始出海训练,顺着已经摸索出来的海路长途跋涉,以锻炼士兵在水上的经验,与此同时,不断的增加战船数量,增加水兵的数量。

    到建安三年,徐州的水师已经拥有各类战船五百余艘,水军一万余人,主将是太史慈。

    这个时候,刘备就开始授意太史慈进行一些军事行动了,光建立和训练还不够,还要有战阵经验,尤其是跨海登陆作战。

    刘备给太史慈选定的跨海登陆作战对象就是韩州方面的地方叛军。

    韩州虽然被关羽平定多年,且受到大汉多年的文化洗脑,但是本地贵族暗中多有反叛的意愿,这是无法避免的,虽然这些反叛构不成威胁。

    以太史慈的军容要收拾他们在容易不过,不过从徐州往韩州跨海登岸,才是真正需要锻炼的。

    不但是海上航行,包括粮食的储备以及时间的掌控,都是要点。

    于是刘俭下令太史慈率领大海船渡海,在韩州之地登陆,用当地叛军练手,为之后南下登岸打打基础。

    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走了一段,太史慈遇到了一些叛军。

    怀揣着练手的想法,太史慈就决定直接动手。

    太史慈率领三千水军渡海,一开始就带了一千人上岸,三下五除二把这批大概两三百人的巡逻队之类的韩州叛军干掉,然后继续深入。

    深入的过程之中,对方逃走的人去报信,然后大概是对方的首脑呼啦啦召集来了三千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