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的锐气也因为坚固的阳平关而开始逐渐显示低落,锐士和锋芒开始堕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盖觉得自己向刘俭投降的时机到了。

    于是,他开始找到孙策,向孙策谏言。

    孙策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孙策对于黄盖投降了对方之后,到底能不能与自己里应外合杀死刘俭,还是抱有怀疑态度。

    身为大汉朝的丞相,刘俭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身边精兵猛将云集,而在严密的汉军大营中,刘俭一定是处于最安全的地界。

    不过,即使不能杀刘俭,孙策还是对黄盖诉说了他的另一个想法……实在不行,就找到刘俭手下的大将徐荣之所在,若是能够斩杀徐荣,也算是为孙坚报了一半的血仇。

    但是,黄盖对于孙策的这个想法并不赞同!

    他认为,徐荣虽然也是杀害孙坚的凶手,可若是己方这个计谋用在徐荣的身上,日后想要再对刘俭实施斩首行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等于是打草惊蛇了。

    但是,若不杀徐荣,光杀刘俭,成功率又确实不高,这让黄盖和孙策等人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出了这个事情之后,孙策和黄盖都有些挠头了。

    确实,这一次着实让他们有些头疼!要是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以后想要杀刘俭,那可就难了。

    就在孙策和黄盖有些愁眉不展之时,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向他们两个禀报:“将军,刘俭的大军有所异动,似乎正在开拔起营!”

    孙策和黄盖闻言顿时一愣。

    他们没有想到,刘俭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拔营。

    这是为了什么?

    “刘俭将大营搬往何处了?”

    那侍卫向着孙策拱手道:“现在,刘俭只是将大营刚刚开拔,具体搬向何处还未得知,属下等人探明之后,再向将军做禀报。”

    孙策冲着那侍卫挥了挥手,说道:“速速查探,待刘俭搬完大营之后,有何动向及时向我禀报,不可有任何拖延症,若是查明情况对局势有利,定有重赏。”

    “诺!”

    随后便就那侍卫兴冲冲的离开了,厅堂之中只剩下孙策与黄盖两个人。

    孙策转头疑惑的看着黄盖,问道:“这刘贼突然转移大营,所为何事?”

    黄盖疑惑的说道:“该不是因为久攻阳平关不下,想要撤军了吧?”

    孙策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刘俭集齐大军五六万人,且都是关中和凉州的精锐,还运调了不少的攻城器械来益州,如此大的动作,怎么可能仅仅因为在阳平关打了几场没有打下来就立时撤退了呢?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呀。”

    黄盖心中也知道此事不符合常理,但是他想不出刘俭在这个时候转移大营到底是为了干什么。

    直到下午的时候去打探情报的时候,才给孙策和黄盖带回了一个正确的答案。

    想不到刘俭居然是感觉八月酷暑难当,将所有的兵马都转移到了阴凉之处,让三军将士们去避暑了。

    孙策和黄盖一开始听到这儿的时候顿时一愣,他们两个实在是有些不相信。

    但是随后,他们两个人又突然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就见孙策颤抖着对那名斥候说道:“你们再派出几股人马,仔细打探刘俭屯营的消息,将他的屯营绘制出地图给我,记住,一定要仔细才是!”

    “诺,属下定为将军分忧!”

    那斥候随即向孙策做出了保证,然后便着急忙慌的又出去查探了,而这一次是直到第二天早上,斥候才再次到了孙策的面前,将他们探查得来的消息给孙策,他们将刘俭新大营的布局画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