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这些士族们把事情想的简单了!

    三郡的基层官员,大部分既然都是从寒门和普通豪强群体中抽调的,那刘冀和袁宠自然就是按照刘俭的话,结交下了寒门之心,而三郡的寒门多少年来看着这些士族挡在他们的头顶上,心中早就已经生出了愤懑之情,彼此对抗情绪积累。

    而如今,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往上爬的机会,一个重新分配三郡利益链条的机会,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去抓住呢?

    于是乎,通过人事任命还有三郡的新政实施,三郡的形势分成了变成了以刘冀和袁宠为首,带领寒门与中等豪强与当地的士族和望族围绕着新政的实施进行对抗……

    刘冀和袁宠所做的事,全部都在刘俭的监督之下,他对两个孩子的作为很是满意。

    现在,刘俭可以拍着胸脯说上一句:虎父无犬子!

    他并不着急亲自出面去支持两个孩子,而是放手将整顿三郡的事务交给他们打理。

    而刘俭则是一门心思的在三郡安排军事以及各项产业。

    三郡虽然这些年在袁绍的手中,发展远远不及河北,但是这毕竟曾经是大汉朝的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底子还是非常雄厚的,特别是南阳郡的冶炼业和手工业可谓举国闻名。

    于是,刘俭派人通知长安的商务署以及技术署,开始在南阳郡等三郡改革学校,设立荆州州立大学和豫州州立大学,并将冶炼,兵械,种植,农耕等在北方已经成了体系的科目,纳入到豫州等地的学习科目之中,一则来扩大技术性的人才储备,二则也能够使南阳郡的技术与北方有所交流,以求达到最快的进步速度。

    另外,刘俭并未着急将兵马带回关中或是河北,而是令他手下的将士们就地驻扎于南阳郡。

    他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则可以对当地的士族以及望族形成震慑,从侧面帮助刘冀和袁宠在三郡施展新政,二则也是要对袁绍形成震慑。

    毕竟现在的袁绍还是挺虚弱的,刘俭觉得乘他病要他命,是自己眼下最好的选择。

    ……

    ……

    当得知了刘俭让刘冀和袁宠在南阳郡做的这些事,袁绍的病情直接又严重了几分。

    别的倒也是罢了。

    那个袁宠,居然也出仕了?

    按照袁绍的设想,刘俭抚养袁宠,终究也不过是为了能够对付汝南袁氏,他对袁宠并没有什么真感情,表面上是抚养他兄长袁基的遗孤,但实则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但如今看这个情况,袁绍发现他似乎是想错了!

    刘俭这是真把袁宠当亲儿子抚养了!

    而且,让袁基的儿子,在汝南郡实施新政,这是什么意思?

    这摆明了就是要拆汝南袁氏的台啊。

    汝南袁氏的颜面这些年来可以说是让刘俭给打落到了谷底。

    但是他依旧不够,他这还要挖掘汝南袁氏的根啊!

    得知了消息之后,袁绍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吐了一口血,当场就晕厥过去,让属下们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

    好不容易醒过来,袁绍却无法从病床上站起来,无法处理政务,病势不见好转,很多名医来医治过后,袁绍的身体才有了些许的好转。

    袁绍一度十分的生气,并且愤怒的拍桌子说要与刘俭死战到底,并且要立刻发兵北伐。

    但是在他的愤怒没有得到任何人的附和的情况之下,就有点尴尬了。

    “刘贼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多年来一直针我汝南袁氏!为了袁家基业,袁某如何能不伐之?!”

    袁绍拖着病体愤怒的召开了军事会议。

    话虽如此,与会的文臣武将们你看看我,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