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然是第一个发现刘辩和何氏尸体的,但是刘辩和何氏之死的消息,并不代表朝廷方面不知道。

    而刘俭和贾诩等人知道这个消息的速度或许是比袁绍还能更快一些。

    弘农王死了之后,徐晃这边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而通知他这个消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为弘农王引路的宦官李之。

    仔细想想也是,此人乃是吕强一手培养出来的宦官,但是在刘辩倒台之后,却依旧是不离不弃的跟在其身边。

    这只能说明他有两种想法,要么一种就是他对弘农王的感情深厚,立志要以死报答弘农王。

    而另一种可能就是将他培养出来的吕强对他有再造之恩,而吕强死在刘辩的手里,那么这个李之跟随在弘农王的身边直到如今,其目地就可想而知了。

    李之逃到了徐晃的身边,将弘农王已经死去的消息告知了徐晃。

    至于弘农王是怎么死的,他也没有细说,徐晃也懒得多问,徐晃只是火速派人护送的这个李之返回了弘农,让他去见李儒。

    而李儒随后也以最快的速度带他返回了长安,去见贾诩。

    而贾诩也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个事件禀报给了刘俭。

    刘俭听闻弘农王和何氏已经死了,当即面上就露出了不悦之情。

    “吾让汝校士府好生看管弘农王,却不曾让你们插手弘农王与袁绍方面的事情,你们如何反倒利用弘农王去与徐晃共同攻打黄祖的军队?如今虽巧胜了敌方一阵,可反倒是将弘农王的性命给搭进去了,如此害我大汉朝白白折损了一名诸侯王,如此擅自行事,你们还将我这个丞相放在眼里吗?”

    贾诩听着刘俭批评他的话,却是一点儿也不害怕,不过他脸上还是露出了懊悔之情。

    “丞相说的是,我等立功心切,也是为了想要替朝廷分忧,情急之下出此下策,没有想到好心办了坏事,还请丞相恕罪。”

    “唉,罢了罢了!”

    “事到如今,我如此苛责你们又有什么用呢?”

    “只是弘农王此番已死,我等如此被动又该如何处置?”

    应该如何处置?贾诩相信刘俭一定早就计划好了。

    但是他依旧说道:

    “回丞相,依照老朽看来,当务之急,一定要派我们的人将此事广布天下,同时用大公报将此事在各郡县宣扬,无论如何都要将弘农王之死与袁绍一方的妄自行事联系起来。”

    “况且,此番若不是袁绍派兵暗中劫持弘农王,岂会导致弘农郡发生的一场大战?弘农王又岂会无辜丧命于战场之中?”

    “老朽现在怀疑袁绍此番派兵去弘农郡,就是为了故意截杀弘农王,然后借此事来打击我朝廷的士气。”

    刘俭听到这儿,点了点头,说道:“文和此言有理,既如此,那我就更不能让袁绍得逞了。”

    “大公报那面,当迅速的公布袁绍此番皆持弘农王的恶事,另外还要你校事府在各地传播此事,朝廷方面也将出诏书讨伐袁绍!”

    “总之,这一次朝廷要发动所有的舆论攻势,向天下人公布袁绍的罪行。”

    贾诩道:“丞相,依照老夫看来,袁绍现在应该也是个丞相一般的想法。”

    刘俭听到这,哈哈大笑,说道:“我岂能不知袁本初的想法,他不过也是想借用舆论攻势,将弘农王的死栽到我的头上,刘某岂能让他如愿?”

    “往昔之日,天下舆论渠道皆掌握在阀阅手中,但是如今经过我十多年的布局,这天下的舆论之道到底在谁的手里?尚还不知。”

    “我要让袁绍借着这件事知道,天下的舆论,大势早就不在他们的手中了。”

    “从今往后,大汉朝的舆论喉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