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的地方,战马最多的地方,粮食最多的地方,铁器盛产最多的地方,商贸产业最多的地方……”

    “哎,以现在天下群雄之势,非得是曹某与袁绍、袁遗等人联合,方才有可能与刘俭抗衡。”

    “任何单一一家都不可能是刘俭的对手,可是就这么打下去,何时是个头呢?难道我们还真的有可能击败刘俭,重组朝廷么?”

    戏志才听到这儿,也是无奈笑道:“主公想的确实是深远。”

    “只是以如今之势,这条路主公也不得不继续走下去了。”

    “主公确实没有能力消灭刘俭。”

    “难道主公是想向刘俭归顺吗?”

    曹操听到这儿,伸手揉了揉眉心,说道:“我纵然是向刘俭归顺,只怕也未必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曹某统领东南多年,已是在此根深蒂固,翌日归顺,必为所忌。”

    “况且,曹某又是袁绍的支持者,这些年来,在利益上与袁氏一族深刻绑定。”

    “刘德然与袁氏一族已是不死不休,作为袁绍支持者的曹某一旦归顺,得到什么样的下场,谁也说不好。”

    “而且,就算刘俭不伤害曹某,同意曹某归顺,但是曹某如今在东南的影响力甚大……曹某归顺了,曹某的子孙,难道还会为大汉王朝所容吗?”

    “这些曹某心中都没有数,如今,曹某已是身处于风口浪尖之人……路在何方?曹某心中亦是不知啊。”

    戏志才道:“既然如此,主公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什么路?”

    “以刘俭如今的滔天之势,虽不能将其完败,但是主公联合袁绍,凭借三江之险固守,并非不可能,如此可能支持十年乃至于二十年……但是具体能支撑到哪一天,末吏心中也不好揣测,不过末吏觉的,以刘俭心中之志,他也不会想无限期的与主公还有袁绍等人耗下去,十年之内,若刘俭拿不下江南,朝廷主动招抚主公,让主公臣服,也未必不可能。”

    曹操道:“那不还是必须得向朝廷投降?”

    戏志才摇了摇头,说道:“如此归顺,与直接被动的主动向刘俭归顺不一样,只要主公能够扼守住长江,不被北军入侵江南,就是不败之势,这样就可以向刘俭提条件了……比如说让刘俭答应主公,使主公永镇东南,也并非不可能。”

    “到时候主公就可以割据长江以南,每年向朝廷纳贡称臣,如此可保主公自己还有子孙无忧。”

    曹操听到这儿,露出了笑容。

    “是啊,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么一条路可走了,就算是不能成就大业,但是若能够永久的称雄一方,对于曹某来说,也是极好之事。”

    “到朝廷中任人摆布,哪里有雄霸一方来的舒服?”

    戏志才点了点头,道:“所以主公目前所要做的事,就是可刘俭交战,可与刘俭议和,但是却也不能够向其臣服。”

    “双方之间一定要有战争,我们要让刘俭知道,他的势力虽然强大,但是想要平定江东。却非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与国力不可。”

    “而与主公和谈,安抚主公,对朝廷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曹操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今后我江东与袁绍,还有朝廷之间关系颇为微妙,既要借用袁绍打击朝廷,使朝廷对我们知难而退,但同时也不能与袁绍绑的太紧,要做到进退自如。”

    戏志才道:“纵然是借用袁绍与朝廷抗衡,但与朝廷的关系也不可太僵,与刘俭既要有战,同时也要有和,这平衡取舍之道,也只有主公自己能够掌控了。”

    曹操道:“天幸当年曹某还留了一手,与那刘玄德结了亲。”

    “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