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再是厉害,也奈何我等不得。”

    ……

    凉州叛军们的异动很快就传回长安了。

    刘俭在知道了韩遂和马腾将他们主力向西面收缩之后,非常的高兴。

    “马腾和韩遂将军队向西收缩,这就说明他们采取了防守之势,他们惧怕我挥师西进,这样一来关中就不会受到袭扰了。”

    “关中不会受到袭扰,中原、司州还有三河等地就可以安心的发展,这正是我所想要的。”

    贾诩站在刘俭的身边:“丞相此法确实是甚妙,只有一个弊端。”

    贾诩一般能说出这话,就说明这件事确实是有刘俭所疏漏的地方。

    刘俭对于贾诩的话非常重视,他随即问道:“文和所言的疏漏之处,乃是何处?”

    贾诩说道:“丞相给凉州诸叛将首领写书信,让他们归降,此举正可以让西凉叛将摸不清丞相的真实用意,故而关中之地不会受到凉州军的侵害,但是丞相想过没有,凉州的叛军全都向着西面逃窜固守,凭借凉州的战略纵深来抵御丞相。”

    “丞相是做好了关中的防御,但是却也让凉州叛军过早的做好了抵御丞相的准备,丞相来年征讨凉州诸寇,必然会受到凉州叛军充足的抵抗,或者,丞相的大军根本就找不到那些叛军之所在。”

    刘俭点了点头,道:“文和此言甚是,还请继续说。”

    贾诩道:“丞相,老夫是凉州人,对凉州最为了解,凉州的地域实在是太广大了,一个凉州的地域甚至可以比肩中原的三州之地,而且凉州的北面是漠北,西面是西域诸国,人口又少,到处都是羌人,开发的程度也很低!”

    “这样的地方,是不利于大军西进且长久逗留的,必须要速战速决,如若不能速战速决,那就等于是深陷入了泥潭之中,到时候对于朝廷的拖累,以及朝廷每年耗损的钱粮,是难以估计的!”

    “我大汉朝历代君王,每一年往凉州投入的钱财无可估量,凉州的战事几乎可以拖累一国,丞相,您一定要慎重的对待凉州啊。”

    贾诩的话,可谓是老成持重,深为刘俭赞许。

    他缓缓地站起身,对贾诩道:“文和,你此言甚是,不过你放心,应如何平定凉州,我早就有了一整套的方略,你大可不必忧心。”

    “古人先贤已经试过的法子,我是不会继续试的,凉州在大汉朝的诸多边境之中,也属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此地与幽州和并州截然不同。”

    “对于凉州,想要一劳永逸,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毕竟先代帝王已经屡次试过,急功近利,血腥镇压,反了又叛,叛了又反,这种事情没必要再做。”

    “所以,依照我的看法,想要彻底的平定凉州,使凉州人对大汉朝有归属感,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不然只是一味的打,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贾诩问道:“不知丞相,对待凉州,想要行使什么手段?”

    “这个……回头再说,因为有些细节,我还不曾考虑清楚。”

    见刘俭并不想继续多言,贾诩也是很知趣的不再多问了。

    ……

    建安元年十一月,关中秋收的事情已经完毕,兖州和司隶的安抚建设工作也已经基本确定,整个大汉朝这一年来经过了风起云涌,如今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刘俭进入朝廷的第一年属于积累状态,明年才准备要井喷式的勃发。

    虽然眼看着进入了冬日,但是尚书台和相府方面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而为了能够在建安二年,让关中,司州,中原之地彻底的与河北和徐州等地看齐,刘俭又在科举考试之中提拔了大量的年轻英才,并让他们进入国立大学进行一番深造,随后再予以任命,准备来年的时候,撸胳膊大干一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