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活着的汉室宗亲中,论起血脉根正苗红,论及声望,自当以伯安兄为第一人物,或许伯安兄恐惧的是,若是在朝堂中待的久了,或许就会成为我的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即使咱们是同宗兄弟,我也不会放过伱,是不是?”

    “你害怕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听了刘俭的话,刘虞实在是有些无可奈何了。

    他苦笑着说道:“丞相啊,这大汉朝堂中的官员都是不会将事情说的这么明白的,你如何与我把话说的这么透彻,咱们之间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刘俭将身子向前靠了靠,说道:“我为什么要给你回旋的余地呢?伯安兄,我自认为绝非寻常之人,我既然想让你入中枢,那你就必须要进入长安,而我自认为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那我也绝对不会行此不义之事。”

    “伯安兄啊,我今日跟你把话说透,就是要打消你心中的疑虑!”

    刘虞听到这儿,长叹口气,说道:“丞相真是坦荡之人呐,与丞相比,刘某人实在是有些心思龌龊了。”

    刘俭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你心思龌龊,而是这大汉朝原本的官场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伯安兄,你忘了当初咱们在青州开办书坊之时,我与你论及的大汉天下吗?”

    “我心中的志气,想来你应该是知道的,我所要的大汉天下是什么样子的,想来你应该也是知道的。”

    “难道你觉得我会因为这些年势力越来越大,官位越来越高,而忘记了当初的初衷吗?”

    “难道刘某人就会因为当了这个丞相,而变成了和先前祸害朝堂的袁家、杨家等那些人一般的虫豸吗?”

    刘虞听到这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丞相啊,是刘某人心胸狭隘了,我活的有点太过小心了,正如你所说,我忘记了丞相原先的志气,我忘记了你我当初在青州针对大汉朝未来所做的布局。”

    “我更加忘了,丞相远非寻常人也。”

    刘俭站起身,走到了刘虞的身边,他伸出手握住了刘虞的手,重重的甩了甩,说道:

    “伯安兄,如果我对你真有那么大的介怀的话,当初这个青州牧我就不会力主让你一直在当,我有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荀文若、郭凤奉孝、贾文和这么多的嫡系人。”

    “他们就算治理青州不如你治理的好,但是他们谁又不能替我看住青州这份基业呢?”

    “如果我真的是你想象中那种只顾权力的卑劣小人,那我这次又怎么会让你作为宗亲名士的代表而进入长安呢?”

    “伯安兄,我希望你能够消除心中的那份顾虑!”

    “我一直都是我,那个当初跟你在青州纵论天下的,纵论我刘氏江山未来的刘俭!”

    这话可以算是说到刘虞的心坎里了。

    “丞相所言甚是,这件事确实是刘某人错了。”

    “丞相放心,臣愿意留在京城之中,负责丞相处理朝堂之事。”

    “只是不知丞相想要让我担任何职?”

    刘俭道:“我希望伯安兄能够担任光禄勋一职。”

    刘虞恍然的点了点头。

    所谓的光禄勋,主要是负责总领内功事务,属官有大夫、郎等。

    这个职位的司职比较广泛。

    主要是掌管宫殿门户、宿卫兼从皇帝左右。

    而且在大汉朝,郎官现在视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光禄勋对于拣选的官吏有着重要的管理责任。

    虽然朝堂之中实行新政已经用科举制顶替了察举制,但是科举中地者入京为郎这个规矩暂时还没有更改。

    所以说,科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