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说不定还会惹出什么乱子。

    对于那些西凉的战将,刘俭虽然是保全了他们的性命,也肯任用他们,但是对于这些人,刘俭并不放心,因为凉州人在义理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

    万一他们哪天心情不好了,突然聚堆儿起来造反,刘俭又得花好大的力气收拾,因而将他们打散分在各营之中,彼此无法互通,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他们闹事的频率,起到稳定的作用。

    不得不说,刘俭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而除去收归于各营的西凉军精壮之士,剩余的西凉军士,刘俭则是让他们重新屯田务农,并为他们登籍造册,想将他们安置在关中或是三河地区。

    其实,让西凉军屯田务农这件事儿实在是有点儿麻烦,这些老兵痞子都是在战场上常年杀人惹事儿的主……

    如今,你让他们集体务农?

    他们愿不愿意干是一回事,他们能不能干明白是还是一回事。

    对于刘俭提出的,让西凉军务农屯田这件事,很多人表示出担忧之情。

    但刘俭表示,这件事他已经做过深思熟虑,请大家不要过于担心。

    西凉军都是边郡子民出身,但是河北的并州和幽州,那里的人又何尝不是边郡人出身呢?

    而且,如今鲜卑、乌桓、匈奴很多部落都已经被河北征服,划入汉民族之中,这些人连汉人都不是,难道他们比西凉军比还难管?

    至少西凉兵还是属于汉朝人的子民的吧!

    如今的匈奴、鲜卑,还有乌桓等诸多部落归属到汉朝后,河北官署已经为他们登籍造册,并将他们归入到了人民公社体制。

    以人民公社的集体管理方法来督促他们,教他们耕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以公社监督的方式管理他们的生活监视他们的行为,对他们施展教育……虽然期间异族反叛的事时有发生,但是并没有发生过巨大事件。

    因此,刘俭觉得将这套体制套在西凉军身上,正和其时,一则有经验可依,二则制度可行。

    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程度限制住西凉军反叛的事情。

    众人听了这个话,皆表示有道理。

    不过,荀彧却说出了西凉军和异族的一个不同之处。

    “丞相!末吏以为,西凉军在很多地方虽然和鲜卑、乌桓等各族相似,但是他们却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眼下丞相要收归于朝廷,让他们务农的西凉兵,都是常年征战于战场的悍勇之军。”

    “而我们受降的那些异族人,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民众,当然,异族人都是马上民族,普通民众也都是可以作战的,不过相比于西凉军士,他们还是差了一截。”

    “毕竟鲜卑、乌桓还有匈奴的有生战力,在当年的几场大战中都已经被丞相消灭的差不多了。”

    “如今剩下的男丁,距离当年相差太远,虽然也具备战力,但已不足为惧。”

    “所以说,在约束方面,虽然双方没有不同,可一旦聚众造反,凉州军跟普通的异族相比,还是有优势的,其战斗力不俗啊!”

    荀彧的话让刘俭恍然大悟。

    他用手轻轻的敲打着桌案,说道:“文若之言,果然是老成持重了。”

    “不错,西凉军确实是不可能和普通的军士可比。”

    荀彧道:“公社确实可以对西凉军士形成有效的管理,但是这些西凉兵的躁动之心,还是需要想办法安抚的,至少要让他们对大汉朝和务农生活有归属感。”

    “末吏觉得人民公社在衣食工作方面可以给予这些西凉兵足够的保障,但若想要这些老军汉完全融入到人民公社体制中专心务农,那还需要给他们下些猛药。”

    “哦,文若有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