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了。”

    刘俭听了田丰的话,说道:“元皓先生果然是老谋深算,其他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接下来说话的人是沮授。

    “丞相,末吏认为元皓所言甚是,不过末吏还有一件事想说,依照末吏看来,咱们给西凉军驻兵的地方虽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关键还要想办法切断西凉军的后路!”

    “毕竟西凉军的人数众多,这当中若是逃出了一些返回凉州的,定会为丞相的大业造成阻碍,当慎之又慎。”

    刘俭赞同道:“公与觉得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阻断凉州的归路呢?”

    沮授很是认真的时候:“丞相,依照我等之间,咱们现在应该派人前往陈仓,在那里阻断凉州军的退路。”

    “陈仓乃至咽喉之类,易守难攻,且能遏制住三面归途,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刘俭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先生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其实,早在董卓军率兵回返之前,我就已经让徐晃和张燕率一支精兵,暗中潜伏往秦川山岭之中,只等西凉军全部过境后,再悄悄的偷袭陈仓,将咽喉要地拿下。”

    “陈仓到手,西凉军没有了归路,不论他们能否打赢这场战争,他们也最终都是失败者。”

    沮授听刘俭这么说,顿时就放下了心,很是感慨。

    “丞相果然是高瞻远瞩,原来事先已经早就做好了准备,某多事了。”

    刘俭道:“先生何必如此说?你如何多事?你这是在替我分忧啊,伱们有什么想法都要及时跟我说,哪怕重复了也无所谓,一百次事情中,哪怕有一次我想不到,而你们提醒了我,那对于咱们的大业来说,就是天大的臂助!”

    “须知咱们上阶层的人,一句话,影响的可能是千万人的性命。”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至于这次排兵布阵方面,应该让各路兵马在何处驻扎?诸位大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于是,在刘俭的督促下,众人纷纷开始畅所欲言,向刘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大家在舆图之上来回指点,分析战场的形势和可能发生的进程……大家各抒己见,毫无顾忌。

    最终,经过军机处诸臣们的商议,最终罗列出了多套布阵的方案以及用兵的策略。

    几乎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都预防住了。

    五日之后,董卓在眉县安置好了军队之后,便在华雄的保护下来到了长安。

    时过境迁,再次回到长安的董卓心中有一种明显的刺痛感。

    想当年,他刚刚离开长安之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手下雄兵十万,立志要平定西凉,可谓是意气风发,无人可及。

    然时至今日,再次回来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滋味,手下的将士也很有可能会分崩离析。

    军队的供养,也要仰仗他人鼻息,怎么想都觉得憋屈啊。

    董卓这次回长安,并没有领太多的人。

    他只是领着大将华雄,另外还有三百飞熊军当贴身铁卫。

    在董卓看来,今天这场合,他领着太多的兵马回来也没有用,带兵多了,刘俭不可能让他到长安来,必须得是千人以下。

    但是他就是领了一千个人,刘俭要真是想害他,那也是一千个来,一千个死。

    与其让刘俭因为这种事瞧不起他,倒不如就领三百个人回来。

    也让刘德然看看他董卓的志气。

    而且,董卓心中也估摸着刘俭根本不可能害他。

    西凉军诸将本来还找不着合适的理由造反,刘俭要真给董卓杀了,他们还真就是无所顾忌了,甚至还会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