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乱万民流离失所吗?”

    这话一说出来,所有的刘氏宗亲顿时都沉默了。

    他们将手中刚刚举起的酒爵放下。

    刘虞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刘虞看向了一旁的刘俭,问道:“大将军,当此国家危难时节,我们不能过多的在城外逗留,要想办法赶快进入城中,面见当今天子整顿大汉弊政,清除朝堂中的奸佞小人,使国家恢复元气,不然再拖下去,这天下就要被拖垮了。”

    刘虞的话语重心长,很得刘俭赞许。

    “刘青州所见如何?”

    刘虞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宗亲,此番来清君侧,但是到现在为止,却还没有一个领头人,这样一来,大家各自为政,不听约束号令,实在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请大将军您担任领头之人,率领我们共同入朝,匡扶朝纲,这样大家才能齐心。”

    “如此,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匡扶我大汉朝的弊政。”

    众人听到这儿,都不由纷纷点头,所有诸侯王都站起身,向着刘俭一个劲儿的作揖说道:“还请大将军作为领头人,指引我们一同入京,我等愿以大将军马首是瞻。”

    刘俭缓缓的站起身:“论资历,俭不如在座诸王,论年纪,这里面还有刘俭的叔伯之辈,我大汉朝以孝治天下,有诸位叔伯在此,俭岂能当什么领头人,万万不可。”

    众人一听刘俭推辞,都急了,急忙再次谏言。

    但刘俭死活不肯。

    就在这个时候,东莱名士刘繇站起身来,说道:“我倒是有一个提议,请诸位静听。”

    一众人见刘繇站起来了,纷纷侧耳倾听。

    “正礼乃我宗亲中的名士,他所言必然有大道理,我等当仔细揣摩。”

    “不错,正礼公有何良言,还请快快说来供我等参详。”

    刘繇道:“大将军虽然有功于社稷,但是正如大将军所言,我刘氏宗亲之中,大将军的辈分并不是最高,年龄也不是最长。”

    “若是我等以大将军为先,恐怕会置大将军于众矢之的……天下悠悠众口,只怕堵不住啊。”

    “到时候我等岂非是害了大将军?”

    “不如,我们在诸侯王和宗亲名士之中各选出一人,担任领头人,一人代表我宗亲的名士,一人代表各位诸侯王。”

    “而大将军则是率领兵马,专心武事,为朝廷保驾,如此文武相济,方能保我大汉朝步入正轨。”

    刘繇这话可以说是点醒了很多人。

    是啊!

    我们现在一个劲儿的推举大将军当领头人,实际上岂不是将大将军置于众矢之的?

    观大将军这些年之所行所为,极为爱惜羽毛,注重名声。

    想来他是绝对不会当这个领头人的。

    看来众人之中,一定要有人站出来,替大将军扛住这个担子。

    刘豫道:“正礼所言甚是,只是要选出的这两个人……应当为何人?”

    刘俭在一旁不吭声了,只要不是选自己当这个领头人,剩下的人怎么选都无所谓,反正这个冒头的鸟,他是绝对不能当的。

    接下来便是听一众宗亲和一众诸侯王们叽叽喳喳的推举人选,最后大家采取了投票的方式,令人拿过来百余根竹签,他们把想要推荐的人在上面写了名字,然后进行公示,看谁的票数最多。

    最终,刘虞成为了一众刘氏宗亲名士们的代表。

    而甘陵王刘忠则是成为了诸侯王们的代表。

    有了这两名人作为领头人,所有刘氏宗亲的心就定了。

    接下来,大家开始商议该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