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只等大将军拿下西北控制朝廷之后,曹操、袁绍纵然雄踞于南方,亦不为大将军所惧也。”

    听了鲁肃的陈述,刘俭表示很满意。

    虽然鲁肃的描述在实操上还是有一些浅显和幼稚的方面存在,但是他的整体战略大局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的鲁肃毕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只是一个刚刚准备入仕到自己麾下的年轻人,这样的人能够有这样的大局观,就非常不错了。

    刘俭随即对鲁肃和张昭说:

    “两位皆是淮泗之人,对于东南的形势甚是熟悉。”

    “我兄长刘玄德现在在这里没有深厚根基,我想请两位好好的辅佐于吾兄,我翌日会回返河北,然后仔细筹谋子敬所献之战略,将眼光放向朝廷。”

    “但是我若要去往西北,东南这面一定有稳固,才会令我后顾无忧。”

    “二位可能做得到吗?”

    鲁肃和张昭随即一同向刘俭拱手施礼道:“敢不应命!”

    刘俭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的刘备:“兄长,你看这两位大贤可能用之?”

    刘备感慨的向着刘俭长长的做了一揖。

    “备誓死为大将军镇守东南,绝不让袁绍亦或是曹操等越境一步!”

    就这样,张昭和鲁肃二位大贤成为了刘备在东南方坐镇的左膀右臂。

    这两个人被刘备一人用于主持内政,一人用于协助刘备督建军队。

    正如刘俭预先所估计那样: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鲁肃啊。

    ……

    ……

    而就在刘俭等人在徐州招募人才之时,董卓已经起朝廷的精兵猛将前往关西的凉州,欲使凉州置于自己的治下,他与凉州当地的军阀展开了混战。

    董卓一大把年纪了,他自知时日无多,如今关东一片混乱,又有袁绍和刘俭这样的强敌。

    董卓知道,他这辈子想要将这些强敌尽数剿灭,几乎是没有希望的,而身为一个可以望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来说,现在的董卓很想给自己死后留下一点东西。

    正如当初刘俭所忽悠……不,是所为他设计的一样:凉州以及西域就是董卓让自己名垂青史的良机。

    而董卓如今的威名,还有他手下的军事实力,对于凉州一众军阀来说,确实比较难敌。

    特别是以韩遂和马腾这支叛军来说,董卓的势力突然来到凉州,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董卓想要剿灭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董卓知道,剿灭诸贼最大的难处:就是凉州的人口太少,城池太少,地域纵深太过于广大。

    而且这里比较落后,到处都是黄土高原,叛军来回纵横,很难找到他们的固定位置。

    虽然凉州只是一个州,但是它实际上的占地面积比中原三个州加起来都要大。

    更闹心的是凉州北接草原塞外又有羌族各处叛乱,在这里,十户人中就有八户是对朝廷有敌意的。

    而对于董卓的大军来说,粮草从长安往凉州供应,虽然相对比较近,但还是周转困难。

    这里本地的居民,你想从他们身上搅出一些粮食来也是极难。

    而对于凉州本地的土豪来说,他们也大多不会支持朝廷的军队,因为这里十个土豪中有八个就与叛军有关系。

    当然,他们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而且把粮食藏的好好的,你让董卓一时间到哪儿去挖?

    现在朝廷对待地方的法律,在刘俭和董卓的推动下,是重律法而轻权术。

    但是凉州这个地界相比于中原,更加的轻视于法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