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这些人都是在东海,并没有受到曹军的直接伤害,但是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很多都是在彭城与下邳,特别是最近从下邳北上涌来了很多的流民,极大地扰乱了东海的治安,同时从这些流民口中,百姓们也能够知晓曹军的恶行,因此无人不心怀恐惧。

    故而,一直在南方前线,与曹军战斗的刘备,就是英雄!

    而且陶谦的军队被曹操大败之后就龟缩不出,完全没有了和曹操继续交手的勇气,因而在一众乡官和乡民的眼中,只有刘备能够保卫他们的徐州了。

    而且,谁知道,曹军下一次还会不会再来啊?!

    “刘将军,您能不能不走啊?”

    也不知道是谁突然说了这么一句,紧接着,就见一众乡官纷纷起身,向着刘备跪倒了下去。

    刘备见状顿时吓了一大跳,他急忙起身,去挨个搀扶在场的这些人。

    但这些人依旧是坚定的跪着。

    “刘将军,现在的徐州不能没有您啊!”

    “我等小民之命,唯赖将军才能得以保全!”

    “将军若是不在,等下一次曹军再度北上之时,徐州又该如何?”

    “将军,求您了!”

    “……”

    所有的人都在场间跪着,弄的刘备焦头烂额,一句接着一句的安抚着,让这些人赶紧起来,但这些人就是不起。

    最终,却见刘备无奈地长叹一声。

    “天下民心,实如千钧重担,让人难以负之。”

    就在这个时候,突听刘俭开口道:“诸位的心情,我家刘将军甚是理解,只是有一点,此事非刘将军本人能够做主,不是刘将军不想在此护民,实在是刘将军也有很多苦衷的。”

    在场的乡官纷纷看向了一旁的刘俭。

    刘俭叹道:“诸位,汝等需知,徐州,从来就不是刘将军的管辖之地,这里是陶使君的执掌地界,陶使君不松口,试问刘将军又如何能够留下?”

    “而徐州现在各地,都盛传我家刘将军的功德,而对陶使君多有指责,试问以我家主公的情况,如何又能长久的留在徐州呢?”

    按道理来说,刘俭这番话可谓是说的情真意切,这些乡官理应都能够理解了。

    但事实上,他们却并不在意。

    “刘将军为国为民,得百姓爱戴,理所应当!”

    “难道因为陶使君的风评不如刘将军,刘将军就不能留在徐州了?”

    “这算是什么道理!”

    “我等不服!”

    “陶使君若是要风评,大可勤政爱民,体恤百姓就是了。”

    “对啊,轰人家走算什么?”

    “……”

    在场之乡官彼此间喧闹个不停。“受害人”刘备,反倒是成了和事老,一个劲的劝在场的这些人。

    而在这个时候,帐外有一个人冲着里面的刘俭使了一个眼色。

    刘俭随意会意,跟着那个人走出了帅帐。

    正是负责东南诸事的校事府校尉李谷。

    “主公。”

    “什么事?”

    “主公,郯城那边传来消息,陶谦应是受了小人曹宏还有他那两个儿子的劝谏与挑唆,决心不让玄德公入城!”

    “另外,属下查探,陶谦目前也正在派人到处散布谣言,称先前徐州境内对其之言,皆有人恶意污蔑,其意乃指玄德公也。”

    刘俭听到这,无所谓的一笑。

    “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如今这狐狸尾巴终于是露出来了。”

    李谷紧忙道:“依主公之意,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